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滏阳河

《月光下的银匠》:有信仰的人,从不孤独

时间:2021-08-21 08:55:09  来源: 寒武幽兰(公众号)  作者: 京华  浏览: 分享:

《月光下的银匠》:有信仰的人,从不孤独

京华

《月光下的银匠》:有信仰的人,从不孤独——邯郸文化网

《月光下的银匠》是藏族作家阿来写的一个中篇。

阿来在《尘埃落定》的后记里说,“写银匠是将小说(《尘埃落定》)里未能充分展开的部分进行了充分的表达”。

在《尘埃落定》中,傻子少爷的侍女桑吉卓玛嫁给了银匠,卓玛结婚后的生活因为灰头土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为此,银匠曾为这件事对傻子少爷耿耿于怀,然而他却始终无法左右傻子。因为阿来的话,我对从这里延展出来的个性和对他们婚后生活的好奇越发向往。

我以为《月光下的银匠》是《尘埃落定》的番外,在磅礴历史的理性下,留出一点温润的感性给小人物,也或者我能以银匠的视角去看到和《尘埃落定》里不一样的麦琪土司和他的家人们。但事实上,《月光下的银匠》是完全另外的一个新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骄傲的银匠达泽一直不肯为土司家打造银器,而少土司则想尽办法来逼达泽臣服。我想,这便是自由和权力的抗争。

01

达泽这个人物之所以可贵,我认为是他到死都保持自己作为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奴隶的骄傲。

在那个古老的世界里,藏民的生活中土司是具有绝对权威的人,土司命令别人做什么别人就没有违抗的权利,藏民的个人想法在土司的权威面前微乎其微。而达泽,他一直有自己的想法,且越来越强烈。一个土司的铁匠捡来的孩子,他想有自己的名字,养父请老土司赐名,老土司给他起名为达泽,月亮的意思,但更明显,老土司认为,自己是太阳。没有太阳,何来月亮?这样的意志一出来,就注定了达泽不断抗争的一生。

达泽的成名不是偶然的,是他在与老银匠的交流碰撞中总结出来的方向,然后加上他亦步亦趋的努力换来的。我们总说,我们相信什么,我们就会沿着这个方向走去,直到成为这样的人。达泽一开始就相信自己是个最好的银匠,所以到最后他能打出皎洁光明的月亮和精致个性的银耳环也不足为奇。

02

权力其实是最虚无缥缈的东西,尽管它在梳理和利用资源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但当拥有权力的人化作一抔黄土,权力也就随之消散。

正如《银匠》中,少土司被刺杀后,时间日久,谁还记得那个英明神武的少土司?“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当年往事,时光最懂,什么最该留下。后来银匠的盛名流传,人们只当他是神仙,而不提他为自己最骄傲的双手被毁跳水自杀的事,只因,事情本身没有什么好流传的,对于藏民而言最重要的是摆脱权力的束缚,拥有自己的骄傲,恰好,这些东西,在银匠达泽身上都有体现。

人类的悲欢或许本不相通,可人类追求自由的向往却是如出一辙。这便是设身处地的共鸣。我们的生活往往在“水深火热”中挣扎,但若想摆脱,唯有向着如此的境地出发,始终如一地追求,不屈不挠,方能成功。

03

追逐斗争的过程一定会是充满了辛酸,满腹委屈,忍辱负重,才能抵达心中向往的目的地。

如达泽般,他知道他是最好的银匠,他立志不给土司家工作,只想打造一件世界上最完美的银器。可土司的力量太大了,土司用一个个羞辱的瞬间来打击达泽,想让他屈服。达泽睡的姑娘们全都说自己的第一个男人是少土司(少土司的命令);达泽求藏民们给他们免费打造一件银器,藏民们说他们没有银器(少土司的命令);达泽损伤了土司家的寄魂树、被绑在土司家门前,藏民们甚至认为他不再是个银匠;再后来达泽想借土司家的银子暗度陈仓还被抓了。总体上说,好像达泽在成为银匠的路上失败了,少土司像见招拆招般给了他一个个打击。

但达泽最终还是成功了,因为终于有一个头上有青草鲜花香味的牧场少女因为爱情以身相许;终于达泽借“偷来”的银子为少女打成了最美丽的银耳环;终于达泽在银匠大赛中打造出了冉冉升起的无限皎洁的“大月亮”;终于后世在提到达泽的时候、都认为达泽是一个神仙、是一个最好的银匠。

果然,拥有坚定的骄傲,拥有坚定的信仰,是多么地迷人。我相信,在追逐路上一直奔跑的达泽也有许多许多似乎是绝望的瞬间,然而绝地之后便是希望,动荡到底的人生,往哪个方向都是向上的积极。

有信仰的人,从不孤独。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chuangzuozhongxin/2021-08-21/5027.html

《月光下的银匠》:有信仰的人,从不孤独——邯郸文化网

《月光下的银匠》:有信仰的人,从不孤独——邯郸文化网

《月光下的银匠》:有信仰的人,从不孤独——邯郸文化网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月光下的银匠》:有信仰的人,从不孤独——邯郸文化网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