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脚步、文明的进程,都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时代提供的平台上有所作为,才能不辜负历史的赋予,是每个当代人都应思考的问题。一个群体,一个地域,一个时代,不管大小多少,总该有载入历史的内容,否则就是对历史的漠视、对一方水土的遗弃、对所处时代的辜负。
4、一部“水浒”传天下,世人皆知大名府
北宋时,大名府的“颜值”达到最高峰。而令它闻名于世的,却是文学名著《水浒传》。一部“水浒”传天下,世人皆知大名府。
《水浒传》共分一百二十回,涉及大名府的就有十几回。
据考证,玉麒麟卢俊义和浪子燕青就是大名府人。
《水浒传》称北京大名府是“河北头一个大郡、冲要去处,却有诸路买卖,云屯雾集”。
一百回本《水浒传》第六十六回,大名府正月十五上元佳节情景,凸现的是大都会的气派:“家家门前扎起灯栅,都要赛挂好灯,巧样烟火,户内缚起山棚,摆放五色屏风炮灯,四边都挂名人书画并奇异古董玩器之物,全城大街小巷,家家都要点灯,大名府留守司州桥边搭起一座鳌山,上面盘红、黄大龙两条,每片麟甲上点灯一盏,口喷净水。去州桥河内周围上下点灯不计其数。铜佛寺前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青龙一条,周回也有千百盏花灯。翠云楼前也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着一条白龙,四面灯火,不计其数。”
《水浒传》里描绘的北京大名府的繁华场景,可媲美于《清明上河图》。
大名府曾经的繁华让人回味无穷。但是,当时北宋后期的现实更让人揪心:水灾、蝗灾、旱灾多发,民不聊生,官逼民反,于是就有了“宋江义军横行大名、京东两路州县,官兵数万无人抵挡。次年二月,又入大名府界等史料记载。
由于官兵围剿和利诱,终于在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二月,宋江、卢俊义等三十六人在大名府接受招安,并开进大名府城,不久,随宋军北上征辽。宋江起义失败。”
北宋的文学是富庶的,宋词是其品牌。大名府的官员大多有文学情结,几个已是卓然大家,除寇准、韩琦、欧阳修、文彦博、苏辙、黄庭坚、贺铸、晁补之等在此留下诗文外,也出现了不少大名府本土文人:宋代古文运动先驱柳开、北宋文学家刘筠、著名词人宋白,以“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名句留史的著名诗人潘阆,著名诗人王令、李清臣等等。
北宋初年名相范质、大臣王佑和名相王旦父子、名将潘美和曹翰、名臣刘安世等,都是当时大名府籍人士,都有诗作存世,尤其是曹翰的“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拳拳之心,力透纸背。
5、大名府曾为金朝藩国“大齐”都城
金滩镇清真寺古建
世事多变,参得透,却未必能料得到。大名府亦是如此,它只能随着时代的沉浮发展变迁,却无法左右自己的盛衰。
一向强势的辽国,于公元1125年被金国所吞灭,比孱弱的北宋还早亡一年。但是,该来的终究要来。
公元1128年,一个雾锁四野的日子,金军铁骑让大名府城破易主。
带头攻城的宋军叛将刘豫于公元1130年以大名府为都城建立了金朝藩国“大齐”,当上了儿皇帝。而作为守将的大名府人郭永宁死不降,勇赴国难。可没料到,金国比辽国更短命,公元1229年,成吉思汗最喜欢的四子拖雷兵不血刃拿下了大名府。
屡经兵燹,伤痕累累的大名府在元代遇到了更大的挫折。
元王朝“裁弯取直”的决定,使得船运缩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也将京杭大运河主航道东移至山东临清,曾经守望大运河的大名府,漕运一度冷清,只能无奈地“望河兴叹”。
但苍天眷顾大名府,沉寂多年后,明朝永乐年间废海运、行漕运,让这个运河岸边的明珠再次熠熠闪光,至清朝时更加繁盛。
同在运河岸边的金滩镇,曾是不起眼的小村,因运河而兴,水面舟行辐辏船帆交错,岸边店铺林立,四方商人摩肩接踵。
明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朱棣围攻大名府久而不下,决漳、卫二河水淹,水由观音门(今沙堤村东)入城,城遂废于水。今残存断续城垣和建筑遗址,地表散见瓦砾瓷片,时有古器具出土。
大名府城系一次性水毁,都市布局完整,且遗址范围内没有工矿企业,村庄稀疏,其文物蕴藏十分丰富,专家们提出这是一座极具开发价值的陪都文化遗存。2006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战争毁坏了宋元时期大名府城的容颜,却无法抹去大名府在明统治者心目中的重要战略位置。
公元1401年,明都指挥使吴成于卫河北岸艾家口,重筑大名府城(即今大名县城一带),周九里,高三丈五尺,宽二丈五尺,护城河深四丈五尺。城门四座,东体仁、西乐义、南崇礼、北端智,四门外均有瓮城,瓮城之外有桥。
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知府姚如遁用国库银采购砖石包修城墙,城高达到三丈六尺,增修女墙三尺。四门上方各建一座两层城楼,城四角均有角楼,城上有炮台,壮观雄伟。
清顺治五年至十六年,在此设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府及直隶巡抚,大名道、大名府等机构均驻大名城,有“大小72衙门”之称。在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始设直隶省,大名府为直隶第一个省会。大名府城历经多次重修,从另一面证明了它作为冀南军事重镇和经济文化中心的分量。
6、千古兴亡多少事,一言难尽大名府
一代歌后邓丽君
清王朝日渐没落,海运兴、漕运止,尤其是京汉铁路的修建,冀南平原的中心由大名西移邯郸,大名府走到了历史的拐点。
但是,涅槃总有重生的时候。清末新政,西风东渐,卫河岸边的大名也是风起云涌,邮政局、警察局、阅报公所、农会、商会、议事会、参事会、市政会,劝学所、教育会、中学堂、小学堂、女子学堂等等,一些现代化的元素在大名涌现。这不仅仅是历史偶然的起承转合,更是大名人与时俱进的精神体现。
《大名县志》曰:“其地固自重要,其人亦多任侠好义,有燕赵遗风”。直隶七师、直隶女五师、红枪会、冀南盐民暴动等等一个个名词和事件,都是大名人爆发力的体现。曾经与周恩来、邓颖超在天津成立觉悟社的郭隆真,是河北第一位中共女党员、北方妇女运动的先驱者和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她也是大名人的杰出代表。
进取务实,是大名人的共同特点。“大名香油”是响亮全国的品牌,当初许多人几乎赤手空拳地推着排车外出创业,若干年回来时开着名车座驾,他们凭借的不仅是传承久远的老字号,还有他们骨子里进取务实的大名精神。
如今的大名,有历史的辉煌,也有现实的魅力,正像邓丽君《小城故事》唱的那样“小城故事真不错”。
千古兴亡多少事,一言难尽大名府。
曾经作为大运河主航道的卫河依然流淌,曾经与黄河一样桀骜不驯的漳河如今已经温顺,这两条河一东一西佑护着现在的大名县城。让人感叹的是黄河水,通过人工改造的88公里渠道,已于5年前从河南濮阳流入了大名县,按着世人的旨意默默浇灌着离开多年的故土。
三条河流重新聚首大名,文明的脚步在继续前行,历史已掀开新的一页。
作为一代歌后,虽然邓丽君还没来得及回大名县祖籍就已香消玉殒,可循着她父辈的足迹即可在邓台村找到其血脉的源头。
其实,邓丽君的歌声就是她的足迹,无需走进大名就已心在大名。这里有她的根脉和父辈的深刻记忆,聪慧的邓丽君对大名丰厚的人文历史的了解,应该不止是略知一二。
(崔东汇╱文)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yd03208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