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色邯郸

鸡泽抗日战斗回顾

时间:2023-02-23 11:40:13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杨俊魁  浏览: 分享:

 鸡泽抗日战斗回顾

杨俊魁

 

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借此机会,我将所经历的鸡泽县军民英勇抗击日伪军的一些史实回忆并记录下来,献给为民族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的家乡人民和战友们。

 

牛尾河突围

 

1939年7月1日,经过重组的鸡泽县大队,和县委、政府机关一起从南臻底村转移到牛庄一带开展活动,为了保证机关安全,我们加强了警戒、对外严密封锁消息。可还是被敌人发觉了行踪。

 

 

7月2日上午10时左右,我侦察员发现,一股日伪军共有一百多人从南风正村炮楼出发突袭牛庄。得知消息后,县委机关迅疾撤离,向浮图店一带根据地转移,二中队和特务队也随机关一起行动。

 

一中队留下来,负责阻击敌人,掩护县委机关转移。

 

一中队是县大队主力,有五、六十人,比二中队、特务队的人合在一起还要多,约有40多条枪。但是,这些枪支十分破旧,基本上都是从民间收集上来的老套筒、单打一等,这些武器的射击精确度差,射程、杀伤力也都很有限。我使用的就是一支单打一,这支破枪每打出一发子弹,还得用铁棍把弹壳捅下来,才能再装子弹。没有枪的人,腰里别上一两颗手榴弹,也算是武装起来了。中队长叫贾德从,鸡泽县南双塔村人,二十四、五岁,身材高大、魁梧,长的很老相,也没有枪,武器就是腰里别的两颗手榴弹,他是这次行动的前一天才调来一中队任中队长的。中队指导员是刘警民,二十四、五岁,县北营人,解放后曾任永年县县长。我当时十九岁,在中队担任一排排长,在八路军三分区受训后分配回县大队。为了掩护县委机关安全撤退,在敌人进村前,我们一中队先在牛庄村外东南方向对敌人进行了阻击,然后就撤向牛庄村东,顺着牛尾河道向西北方向转移,撤离牛庄约有一里多地后,就沿河岸布防、准备在这里继续阻击敌人。

 

 

牛尾河是一条季节性河流,当时已经到7月份,河床里还没有水,东、西两边的大堤上还长些树木,地形、地貌都有利于我军隐蔽和阻击敌人,也可以利用河道地形掩护部队随时向北撤退,可守、可退,所以敌人占领牛庄以后,明知我们就隐蔽在牛尾河堤后面,也没有冒然向我们发起进攻,只是又立即占领了村西北的王家坟地。王家坟地势较高,敌人占领这一处有利地势后用迫击炮不时地向我们隐蔽的河堤一带进行轰击,炮弹大都落在我们身后爆炸,没有构成什么太大的威胁。还不时的用机枪向河西开阔地带扫射,封锁我们向西撤往根据地的退路。

 

 

我们隐蔽在河道内,密切地注视着牛庄西南方面敌人的动向,同时也注意观察河西一带沿途的地形情况,从牛尾河堤向西看去,除了前面西南方向三、四百米外被敌人占领的王家坟地外,完全是平展的开阔地带,没有一处可以用以隐蔽的地形,敌人不时用机枪向这一带扫射,如果我们向西撤退,就会完全暴露在敌人的有效杀伤火力之下。就这样和敌人形成了对峙状态。

 

 

由于作战经验不足,我们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牛庄及河西方向的敌人,而忽略了对背后河东方向可能出现来袭之敌的了望、监视,当查看敌人迫击炮的弹着点时才忽然发现了背后的敌人。这时,河东的敌人已经行进到距离牛尾河东堤只有二百多米远了,这股敌人有五、六十人,看来都是伪军,自王庄村以南方向、南北排成一条散兵线包抄过来,使得我们腹背受敌。形势变的十分严峻,如果让这股敌人占领了北面河堤,我们的退路就完全被卡断了,而且也失去了有利地形的优势,我们就会完全陷入被敌人包围夹击的绝境。直至这时我们才恍然明白过来,占领牛庄的敌人之所以迟迟不展开攻击,而只炮击我军身后,封锁河西开阔地带,是为了牵制、麻痹我军行动,等待东面这股敌人的到来截断我军退路,然后两面包围、合击消灭我军。

 

 

大家心里也很紧张,都很清楚,当前的处境已经十分危险了。我看着东面越来越逼近的敌军,正在思考怎么摆脱这一两面受敌的局面,在我旁边的中队长贾德从突然站起来大喊了一声:“大家跟我走!”就跃出大堤,头也不回的向西跑去,我当时大吃一惊,急忙喊了一声:“停下、不要动!”大家都没有动,在敌人火力严密封锁下,这样行动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大声喊他回来,他似乎没有听见,果然贾德从跑出大堤一百多米远,敌人的重机枪就开始射击了,又跑出没多远,就身上中弹倒在了地上。在敌人密集火力的严密封锁下,又没有可以用以隐蔽的地形,我们实在无法对他进行营救。幸好,大家没有盲目跟进,才没有造成更大伤亡。后来贾德从负伤后,被敌人杀害牺牲了。

 

 

与此同时,东面来的敌人,还在继续向我渐渐地逼近,距离也只有一百多米远了,我向刘警民建议:先打击东面的敌人,因为东面的敌人虽然离我们近,相对人数较少,都是伪军,战斗力差,又暴露在开阔地上,没有任何地形可以藏身,便于打击。刘警民说:你就指挥吧。我指挥大家把所有的枪都集中起来,到东大堤上卧倒,用枪瞄准敌人,然后要大家听我口令:一、二、三,一齐开火。一连打了三个齐发(排枪),头一个齐发打出去,敌人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还没有等反应过来,第二个排枪又打了出去,敌人以为中了埋伏,掉头就往回跑,再一个齐发打出去,敌人跑的更快了,马不停蹄一直向东北方向逃窜。击溃了这股敌人,东面敌人的威胁暂时解除了,我们的弹药也所剩不多了。

 

 

为了防止这股被击退的敌人重新集合起来,从北面沿牛尾河河床对我进行封锁,截断我军退路,我决定及时撤出战斗,我和刘警民指挥队伍,沿着牛尾河道,在河堤的掩蔽下迅速向北撤退,行进约两三里路,在康营村西南部队才摆脱了敌人,我们跃出河道向西,把队伍安全带回根据地。我们向县委、县大队领导汇报了突围经过,受到县委的表彰。这是1939年鸡泽县大队重组后的第一次战斗。

 

 

事后总结这次战斗的经验教训,重要有两点:一是指战员普遍缺乏战斗经验。二是武器装备差。

 

 

此后,我被任命为一中队中队长。冀南三分区司令员高厚良编著的《抗日烽火岁月》一书战斗纪要中,记述了此次战斗:“1939年7月2日驻鸡泽城日、伪军150余人,携重机枪一挺、轻机枪2挺、炮一门进犯牛庄,我鸡泽大队与敌人激战一小时撤出战斗。我牺牲中队长一人、失步枪一支。”这里记述的失步枪一支有误,实际上失去两颗手榴弹。

 

 

南双塔村收编伪军1939年夏天,我县大队转移到南双塔一带活动,我带的一中队驻扎在南双塔村。那一年雨水多,村庄周边地区的沟壑及低洼地带都积满了雨水,有些地方的水连成了一片,水面很广阔,也比较深,我、敌双方的行动都因此受到一定的制约。

 

 

一天下午,大约两、三点钟,有个战士匆匆跑来报告:有一小队伪军从村南过去,往东走了,大约有三十多人。我问有多长时间了,都带了什么武器?战士回答说是刚刚过去不久,每个人都背着枪,在村外向老乡打听东去的道路。根据这个情况,当时我想,从敌人问路这一现象看来他们道路不熟,好像是从外地过来的只是从这里经过。而南臻底村东的地势低洼,道路上又都是积水,他们只能趟水行进,走的速度快不了,不会走得太远。再往前走,距离

 

 

孙堡营村不远的地方还有一条沟,那里水面宽阔,沟水很深,况且敌人又是人生地不熟,他们要想从那条水沟过去比较困难。我决定立即追击这股敌人,不能让他们跑掉,一定把他们揽住,主要目的是截下他们携带的枪支,部队太需要枪了。我叫通信员马上集合队伍,因情况紧急,怕敌人跑掉,也来不及向大队请示,我带领队伍就追下去了。

 

 

出村东口,我们在泥水中一脚深一脚浅的快步向东南方向紧紧追赶,果然追了没有多远,就看见了前面行走的敌人,数了数,一共有32个人,每人肩上背着一支枪,顺着大路趟水向前走着。他们也发现我们从后面追上来,就加快了脚步,我们在后面紧追不舍,距离越来越近,我们在后面喊话,要他们站住!他们不答话,反倒是加快了脚步趟水拼命往前走。我们一边追一边喊:“我们是八路军,站住!不要再跑了!前面有沟,水很深,你们过不去,跑不了!只要把枪留下,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他们还是不答话继续往前走,越往前走水就越深,水已经从大腿慢慢没到了他们的腰部,他们在齐腰深的水里吃力地挣扎着往前走,我们包抄过去,渐渐逼近了他们,我命令战士向天鸣枪警告,喊话:立即停止前进,否则就开枪了!他们终于无可奈何地站住了。他们回过身来,一边摆手一边连声高喊:不要开枪,不要开枪,千万不要开枪,有事好商量。我要他们过来一个人商谈,一个人走了过来,看来是一个领头的,对我介绍说:“我叫李永吉,是从邢台县三黄村煤矿过来的,原来是煤矿上的治安军,我是个班长,和这些弟兄都是邱县的,因不满日伪汉奸对中国工人的欺压,我们商量,不再替日本人做欺压中国人的事情,所以连夜带着枪逃了出来,一路上都是避开村庄走,从昨天晚上走到现在,走了一百多里路还没有吃过饭,也已经走不动了”。我问他们现在打算到哪里去?他说:“原先是准备回老家去,又怕回到家也不安全,想走哪算哪,遇上国民党中央军就投中央军,遇上八路军就投八路军,只要是抗日队伍就行,恰好就遇上了你们,就跟你们走吧。”我表示欢迎他们这一决定,带他们先回村休息、吃饭。其他事情经请示县大队领导后再具体研究解决,他们同意这么办,就和我们—起回到了南双塔村驻地。我们热情地招待他们喝水、休息、吃饭,为他们安排住宿,换洗干净衣服。我把事情的经过,向县委、县大队领导详细作了汇报,县大队领导听了十分高兴。和我一起去驻地看望了他们,热情地欢迎他们参加八路军,通过几天的接触,他们看到八路军官兵平等、上下一致,看到抗日根据地军民团结抗日、亲如一家的鱼水关系,深深感动了,他们说:“我们哪里也不去了,就在这参加八路军了。”

 

 

县大队还召开了军民欢迎大会,欢迎他们参加八路军,并把他们编人一中队,李永吉还被任命为一中队副中队长,我们一中队一下子就增加了三十多条枪、三十多人。壮大了力量,提高了战斗力。

 

 

1939年秋,我离开县大队后,李永吉又先后担任了一中队中队长、县大队副大队长,1942年7月在鸡泽县南双塔村反扫荡战斗中英勇牺牲。

 

一、东三召歼灭战

 

1939年8月21 日,我县抗日县大队正在南双塔一带活动,驻扎在南双塔村,将近中午时侦察员回来报告:发现鸡泽城内敌人有五、六十人,带有四辆马车向西北方向去了。同时,我敌工站也接到内线从城里送出可靠情报:鸡泽县伪县长赵天绪、伪军警备队大队长贾春太、带领伪军五、六十名、四辆马车于8月21日从县城出发,到邢台去接新任伪县长胡某某,并顺便运回一批物资,预计8月23日从邢台返回鸡泽县城。县长及县大队领导立即召集会议对这一情况进行了研究。会议在南双塔村召开,当时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县长李慕三、县委书记张怀清、付大队长李丹阳、政委经甲学、一中队中队长杨俊魁、二中队中队长郝寿昌、指导员杨竹亭、特务队长展某某、副队长杨勤贵。经过分析认为这股敌人兵力不大只有几十人,全部是伪军,而我县大队,最近在南双塔收编了伪军30多人,新增加了30多支步枪,又经过训练整顿,战斗力大大提高,完全有力量、有把握全歼这股敌人。会议并商议制定出了歼敌方案,决定在敌人返回鸡泽途中伏击歼灭这股敌人。伏击地点选在南和县的东、西三召村之间,两村相距约有二、三里地,计划是将部队提前埋伏两村之间的道路两侧、当敌人离开西三召村尚未进入东三召村时,对敌人实施包围攻击,将敌人消灭在村外。在这里伏击敌人不但地形对我有利,也可以避免误伤群众。还因为三召村位于鸡泽、平乡、南和三县的交界地带,距鸡泽、南和、平乡三县县城敌人都较远,不利于敌人增援。

 

 

县长兼县大队长李慕三下达了各中队的作战任务:县大队二中队由中队长郝寿昌、指导员杨竹亭带领到宋庄一带布防,负责警戒、监视鸡泽县方向可能来援之敌;特务队由队长展某某、杨勤贵带领在西三召村西一带布防,负责警戒、监视南和县方向可能来援的敌人;主力一队由我和指导员刘警民带领担任对敌伏击任务,县大队领导随一中队后面行动。

 

 

8月23日晚,在夜幕掩护之下,我率部队从驻地南双塔向南和进发,由于前几天这一带连下了大雨,道路沿途多处有积水,行进中时而还要趟水,队伍在泥泞中艰难跋涉,行军五十余华里,终于在拂晓前转移到了南和县的东南张村,在当地政府、群众的帮助下隐蔽驻扎下来。部队派出警戒并派出侦察员了解敌人动向,在这里部队作好了一切战前准备、进行了轻装。我向战士作了战前动员,向各排明确了战斗任务:一排的任务是插到敌人的后面,截断敌人的后路,防止敌人向西逃跑;我带领二排从正面攻击敌人。上午将近11点多钟,侦察员报告,返城的伪军回来了,已经走过了南和县城,来报告时敌人已行进到了距东三召村大约有十多里路。时间紧迫,我带部队马上出发赶往预定的伏击地点,到了那里发现,两村之间的道路两侧地势平坦,没有隐蔽的地形,只好把队伍带到路南约二里路的一片坟地的小树林中隐蔽起来,密切注视敌人动向,等待敌人到来。

 

 

中午12点多钟,敌人从西三召村东口走出来。突然,一路小跑向东三召村奔去,行动非常迅速,好似已经察觉到这里有埋伏一样。敌情的这一变化,是我们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显然,敌人是想抢先进村以占踞有利地势,进行负隅顽抗或企图穿过村庄继续逃窜。事先想把敌人堵截、歼灭在村外的计划,看来是无法实现了,只能随机应变,为防止敌人逃掉,我马上命令二排跑步抢先进村,务必截住敌人向东逃跑之路,三排从西边包抄敌人后路,我带一排从正面扑向敌人,我军的突然出现,使得敌人立刻乱做一团,争先恐后、拼命向东三召村逃窜,我带领队伍在敌人后面边打边追,不给敌人一丝喘息时间,由于我们打得猛、追得紧、迫得近,在气势上已经完全压倒了敌人,敌人从西村口进入村庄时,我队伍也几乎同时进入村庄,一排已从村南进入村庄,截断了敌人向东的道路。

 

 

二、三排恰好从村西、西南追进村,我指挥部队分三路从不同的方面追击、包抄、围堵敌人。惊慌失措的敌人,在我队伍的紧逼之下,跑进村西北一条胡同内,最后被完全压迫到东三召村西北的一所大院内,占据院内房顶的制高点进行顽抗。我军也立即占领了周围房屋的屋顶,从四面对占据屋顶的敌人进行火力攻击,击毙一名敌人后,其余敌人被迫从房顶撤到院内,我带领二排又立即占领了敌占房子的屋顶,居高临下对敌攻击,迫使敌人又全部撤到屋内,被我军团团包围,成为瓮中之鳖。此时,这场战斗的主动权已经完全掌握我们手中,但是敌人仍然不甘心灭亡,提出谈判,派伪军警备大队长贾春太出来作为谈判代表,妄想拖延时间等候援兵到来。我们马上识破了这是敌人的缓兵之计,决不能准许敌人拖延时间贻误战机,我让通讯员把贾春太押送到后面指挥部李慕三县长那里,半路上贾企图逃跑被击毙。我在房上指挥战士从屋顶上面打开房盖,用步枪压制住屋内敌人,同时展开政治攻势,对敌人喊话,明确告诉敌人不准谈判,不要存在幻想,必须立即出来缴械投降,否则就要从房上向里面投手榴弹,把敌人全部炸死在里面。在战士们的一片喊杀声中,屋内敌人乱做一团,高声喊着:“我们投降、我们投降”。纷纷走出来放下武器,有的还把武器直接交到我们手中举手投降。

 

 

这场歼灭战也是一场速决战,打的非常漂亮、非常顺利,从战斗开始到结束,总共还不到一个小时。共俘获敌伪县长两名,击毙伪警备大队长一名,伪军一名,俘获伪科长4名;伪军48名,缴获长短枪54支,缴敌各种物资四马车,我军无一伤亡。分区司令员高厚良带领骑兵连从永北赶来了,他对这场战斗结果非常满意。打扫完战场,将敌人押送回我抗日根据地(正西一带)交抗日县政府处理。鸡泽县大队用缴获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增强了战斗力,我也就此告别了那个“单打一”,有了一只德国盒子枪,平面大机头,20响。这次战斗结束后不久,我从鸡泽县大队调到了军分区新组建的特务二营任营长。

 

 

战斗结束,南和县抗日军民热情地送水、送饭对我们进行慰问,虽然这次歼灭战是由鸡泽县大队打的,但战斗和歼敌地点却是在南和县境内东三召村,在南和县抗日军民的大力支援下进行的,所以,南和县党史大事记中也记述了这次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冀南行署主任李雪峰、冀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冀南第三军分区司令员高厚良等老同志编著的冀南军区战史“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一章中,作为战例记述了这次战斗:“1939年8月23日,第三军分区鸡泽县大队在分区骑兵连配合下,于南和县三召村伏击敌人,俘伪县长赵天绪和新任伪县长胡某以下40余人,缴获长短枪40余支。”

 

此战斗在冀南军区大事记中也有记述。

 

高厚良同志前些年在给我的一封信中也还谈及了这次战斗:“东三召村设伏,活捉赵天绪等40余人,获枪40余支,全胜而归。这一仗打的很好,首先应归功于您和您带领的部队。”

 

洺河桥伏击战

 

1944年夏,我在滏西支队任作训参谋。1944年以后,日本鬼子加强了对我抗日根据地的控制,先后实施了五次大扫荡,实行“铁壁合围”,在各地修筑了大量的炮楼,据点,挖封锁沟,以限制八路军和地方游击队的活动,使我军作战行动十分困难。为了减少目标,活动方便,我部队采取了化整为零,分散活动的方式,我当时带领一个排在鸡泽县,董、刘街一带隐蔽活动。一天,刘街村民向我们反映:今天上午早些时候,看到有二十多伪军,三个日本鬼子,带着三辆大车向西去了,大概是到黄沟一带拉木头去。黄沟村洺河河滩上长有许多大柳树,鸡泽县城的敌人常到那里砍伐拉运树木建炮楼。还了解到运木头的敌人一般都是上午经这里往西去,晌午后才能拉回来,从洺河桥经过。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决定在洺河设伏,伏击这一股敌人。

 

 

我们在中午前大约11点钟,从刘街出发赶往洺河。到洺河后,向北插到洺河桥附近隐蔽起来,这里离黄沟大约五里路。下午两点多钟,敌人果然返回来了,伪军走在前面,中间是满载树木的大车,大车后面是三个日本鬼子兵,前面一个鬼子扛着机枪,后面的鬼子扛着一门小炮,旁边还有一个大概是弹药手,一边走一边说话,离伪军约有几十米远。我们把伪军放过,当伪军走到河边,猛然发现了我们,显得有些惊慌,我急忙向他们挥手,示意他们不要声张赶紧过去,伪军们会意,赶紧跑步过了洺河桥。因为伪军也知道我们当时的政策是争取伪军,专打鬼子。伪军们过去后我一声令下,战士们一齐打排枪,向鬼子射击,两名鬼子当场被打死,另一名扛小炮的鬼子,扭过头拼命逃跑,我们在后面打了几枪没有打中,被他跑掉了。这一仗,我们击毙鬼子两名,缴获机枪一挺。

 

全歼反动汉奸组织白羊古教

 

1944年12月滏西支队主力部队被冀南军区调往大名一带执行任务,只留下一个连及直属队在滏西一带坚持活动,部队由团长黄承衍带领,侦察参谋杨景德、营长刘长义和我随队行动,我任作训参谋。

 

 

1944年12月15日晚7点部队从柏枝寺村出发向东柳村转移。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我带侦察员李二昌一同骑自行车到王庄村,当我们走到风正村西、大杨树附近时,发现迎面匆匆忙忙走过一个人来,那个人走的很急、我喊了一声:“谁?干什么的?”“啊,是我,我是康营老宜的。”到跟前一看,我认出来了,是康双塔村情报站的赵老宜的。我问他干什么去,他说,我正要去柏枝寺找部队汇报紧急情况,接着他简要讲述了12月15日白天,四双塔村发生的伪军及反动汉奸组织残害抗日村干部的事件。

 

 

王街村的青洪帮骨干分子侯令义、韩固村王林选组织了一个叫白羊古教的反动会道门组织,声称白羊仙姑下凡显灵了,欺骗、诱惑强迫本村的百姓加入白羊古教,并在今天配合城里来的伪军,纠集会道门骨干分子近百人,到康营、刘街、董街、王庄等村活动,专门捕抓各村的抗日村干部,各村的村干部、妇女被抓走了十几个人。把他们五花大绑起来到各村游街示众,边走边打。还高呼反动口号、进行反动宣传,高喊:白羊仙姑显灵了,白羊仙姑要解救这方百姓来了,还造谣说什么八路军已经完蛋了,基干团跑了,县大 队也完了,反动气焰十分嚣张,还要在王双塔村安据点.盖炮楼还说:白羊古教还要把据点扩大到全县,并要四双塔各村从今天开始每村派20个民佚,给他们修工事、盖炮楼,还要站岗、放哨,每村每天要给他们送50斤大饼,供他们吃喝。这一带的村干部、老百姓人心惶惶,胆战心惊。

 

 

听到这个情况,我感到事情严重,就一面安慰赵老宜的,一面决定立即和他一起抄近路返回部队汇报情况,在通向东柳村的路上遇见部队后,立即向黄承衍团长汇报了以上情况。怎么办?打还是不打?黄团长听完后考虑了一下,谈了他的一些顾虑:咱们部队人比较少,王街又是新据点,离城只有四里路,一旦打响后,城里敌人如果出动,我们容易陷入被动。另外村里村外站岗放哨的大多是各村派出的群众,如果一旦打起来误伤了群众,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和影响。同时,团长又征求我们的意见:你们看怎么办好?由于我曾长期在鸡泽县地方工作,对鸡泽县地方情况及敌情了解较多,就先谈了我的看法:王街村的侯令义、王林选是鸡泽县青洪帮骨干分子、是原汉奸县长赵天绪的爪牙,得力干将,前不久还派人杀害了黄沟村的民兵村长,这次又勾结日伪军在王街建据点抓捕抗日村干部,破坏抗日政权,如果不早日解决造成的负面影响会越来越大,对我军今后的活动和地方政权都不利,乘其立脚未稳,早解决比较有利。至于替敌人站岗的老百姓,不会替他们死卖命,一听是八路军来了,就会四处逃散,至于县城里的敌人,在不明情况下,一般不会冒然出城。杨景德参谋、刘营长也都主张打这一仗。于是黄团长下定决心打这一仗。

 

 

当时,部队还在行军途中,所以研究决定,直属队和一个排,先进驻东柳下村,其余两个排兵分两路参加战斗,一路由我带一个排、共两个班、两挺机枪,经由董、刘街村南在康营村北郝家坟过牛尾河,然后直插到王街村东北,这里离村约100米远近有一座旧砖窑,我把这里选作火力点,这里是王街通往鸡泽县城的必经之路,占领这里既可警戒、阻击县城来援之敌,又可用以攻击王街村的敌人、并防止敌人往县城逃跑。同时,我又向何庄村东、三里庄村西方向各派出半个班,警戒监视县城敌人的动向。另外一路由黄团长、杨景德参谋、刘营长带领一个排,经刘街直插王街村西,部队到刘街村附近麦场时,为敌人站岗的群众有人喊叫起来:有人来了!有人来了!要注意。这时我侦察员黄围的,他是董街村人,走向前去制止住他们的喊叫,告诉他们:别喊了,基干团来了。那些为敌人站岗的群众一听是八路主力来了就不做声了,部队迅速赶往王街村,临到村口时,被敌人发现了,敌人惊恐的大喊:八路来了,八路来了,并开始打枪,我战士扔过去两颗手榴弹,敌人慌忙往村里跑,我军在后面紧紧追击。这时,反动会道门的头头还不知道是我大部队到了,一面要部下镇定,一面派人上到小楼顶上点起篝火,并向城里方向摇动火把,发出信号,向城内敌人求救。我看到后,立即命令机枪手对准火把射击,两挺机枪一起开火,两梭子子弹打过去,火把就熄灭了。听到机枪射击的声音,敌人头目知道是八路军大部队到了,急忙组织人马准备往城里逃跑,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我军两面夹击,敌人最后被迫躲进王街村东头一个大院内,战士向院内扔手榴弹,敌人吓的全部逃进屋里,不敢出来,战士们迅速占领了屋顶,用机、步枪封锁了所有的门窗,勒令敌人立即投降,在一片喊杀声中,敌人也知道走投无路,只好缴械投降了。

 

 

此次战斗从打响到结束用了还不到一个小时,计全歼伪军一个班,缴步枪12支,活抓汉奸组织、反动会道门白羊古教道首侯令义、王林选等反动骨干分子25名。解救被抓村干部十几人,解放被威胁群众百余人。次日,将俘获敌人交由抗日县政府处理。

 

 

事后,县长韩友真对我讲:这次战斗打的太及时了,因为,据侯令义、王林选交代:他们打算第二天一早就要把被抓的抗日村干部送往城里,交日本人处理,并准备第二天继续在双塔附近村里捕抓抗日村干部及抗日干部家属,还准备在全县建立据点和联防组织,把白羊古教反共组织发展到全县。如果出现了那样的局面,我们就被动了,你们这一仗使他们的阴谋成了泡影。

 

 

杨俊魁:男,汉族,鸡泽县东北街人。1919年生,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7月入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历任鸡泽县抗日县大队副排长、一中队队长、冀南三分区特务营二营营长,临漳县抗日大队队长,成安县抗日大队队长,鸡泽抗日大队副大队长,滏西支队参谋,四旅十一团参谋,1948年任鸡泽县武装部长等职。1984年从河北省港航局离休,在天津市居住。

(赵天佑整理)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