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高举红色旗帜,做大做强红色旅游
随着新冠疫情的明显下降,旅游开始复苏。日趋大潮中,红色旅游呈现强劲势头。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红色文物的教育作用,多次提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历史是国家之根、民族之魂,凝结着中国历史的一件件文物体现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革命文献史料是文物的组成部分,拥有同其他文物一样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期间不畏艰险、筚路蓝缕的革命理想和精神,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鲜活教材。
(一)邯郸红色资源丰厚、红色遗存众多邯郸是一个革命历史悠久、革命遗址众多、革命遗存广泛、革命文物丰富的大市。邯郸特殊的历史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红色文化。1921年冬,磁县知识青年王子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7月,磁县西小屋村成立了中共直南特别支部;1929年秋天,大名七师的师生广播革命火种;1937年12月,八路军129师工作团挺进太行山,进入涉县、武安、磁县,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香城固伏击战、响堂铺战斗、百团大战,重创日寇、威名远播;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冀南银行在邯郸、涉县驻扎8年,红色金融成为边区经济支柱;1943年10月1日,《新华日报》(太行版)在涉县创刊,吹响新闻战斗号角;1945年10月4日,邯郸解放,开启了千年古城的第一次崛起;10月24日打响的的平汉战役,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1946年5月15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在邯郸火磨街创刊;同年8月《人民》画报在邯郸陵园西路问世;1947年2月,边区在武安召开土地会议,“耕者有其田”方得实现,喜获土地的广大农民积极支援解放战争;当月,军工大动脉——邯涉铁路胜利通车(中国共产党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为解放战争军火运输立下大功;3月30日,邯郸新华广播电台接替延安陕北广播电台播音,胜利之声从太行传遍四面八方; 1948年3月,晋冀鲁豫边区在武安编辑出版新中国成立前收入文章最多、装帧最好的《毛泽东选集》上下卷(布面烫金);1949年3月,“长江支队”从武安出征南下,为建立革命政权输送数千名干部;同年4月,经太行军民精心呵护的国宝《赵城金藏》由涉县平安抵京,成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晋冀鲁豫边区《新大众》编辑部(驻武安赵庄)进京,于7月15日创办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第一大报——《工人日报》,等等。我们脚下的红色旧址、手中的革命文献,是形象化的党的历史生动教材。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共和国是红色的”、“我们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指示精神。每一个遗址、每一件文献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都承载着鲜活的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最终夺取革命胜利的历史见证物。一件件文献史料将革命历史与革命故事紧密结合,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时刻提醒我们不忘历史、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二)邯郸红色纪念馆建设初具规模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经过近十几年的不懈努力,邯郸已经建成的主要红色纪念馆(陈列馆)有: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含纪念馆、左权墓及左权纪念馆)、涉县一二九师纪念馆、武安晋冀鲁豫革命纪念馆、大名七师纪念馆、磁县直南革命纪念馆、涉县西戌红色新闻旧址(新华广播电台)纪念馆、晋冀鲁豫边区税务陈列馆(涉县索堡镇)、冀南银行纪念馆(邯银大厦西楼20层)等。(三)邯郸有一批热衷于红色文化收藏与研究的专家邯郸有一批热衷于红色文化收藏与研究的老同志组成“邯郸红色文化收藏委员会”(在邯郸文化网设有工作室和展廊)。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无论是在红色文物收藏方面还是研究成果方面,都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四)邯郸文化网和红藏会举办了多次展览和活动1、人民日报系列:于2015年在市博物馆举办“从邯郸走向世界的《人民日报》展”,展出晋冀鲁豫边区机关报《人民日报》创刊号,毛主席第一次题写报头后在武安印刷的《人民日报》,华北解放区《人民日报》创刊号(西柏坡版);《人民日报》升格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北京版)及大量有关人民日报创刊、发展的实物100多件,厘清了人民日报从邯郸走向世界的发展历史。2、邯郸红色新闻系列:主要展品为:包括《人民日报》、《新大众报》、《新华日报》、《冀南日报》等创办于邯郸地区的各类红色新闻刊物60余份,其中,发行于1948年《邯郸日报》及1946年发行的《人山报》,成为重新定位邯郸红色新闻史的有力证据。3、2021年10月,在邯郸文化网举办“一纸风行90年——新华社《参考消息》创办九十年史料展”和研讨会。用详实的史料和文物讲述了《参考消息》与邯郸的故事。4、依托邯郸红色收藏委员会和邯郸文化网平台,组建“邯郸文化网红色文化研究会”,开办红色文化专题栏目,向全国推广邯郸红色文化研究成果上百件。5、编辑了《晋冀鲁豫根据地系列丛书》样本10册。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有些重大红色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和运用。如:晋冀鲁豫《人民日报》旧址。它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前身之一,1946年5月15日诞生于邯郸市的火磨街,在非常时期承担了中共中央机关报的职责,是《人民日报》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阶段,其红色遗址级别当属高端范畴。它的原址上世纪80年代改建为商厦,至今在《人民日报》的发源地没有纪念馆、陈列馆。2、《新华日报》系列报纸在中国共产党新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中的《新华日报》(太行版),1943年10月1日诞生于涉县桃城村的大庙和奶奶庙、发展于中原村完定寺、终刊于东戌村窑洞。虽然旧址仍在,但是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设在几个寺庙的报社旧址,从寺庙中的功德碑来看,是靠香客的香火钱维护)。3、中共冀南三地委机关报《人山报》旧址曲周县曹庄村。该报被誉为抗战时期的“模范报”,是中共邯郸地委、市委机关报《邯郸日报》的主要源流。该报旧址恢复工作几上几下如今遥遥无期,早年刻好的石碑也不知流落何处,报纸散落在各地后人手中如今难以搜寻。4、“邯郸战役”是解放战争序幕战之一,该战役中“高树勋起义”是国民党军级单位的“首义”,对于全国解放具有重要影响。毛泽东曾号召开展“高树勋运动”,加速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垮台。但是,“邯郸战役”至今没有相关纪念馆;高树勋起义指挥部旧址也长期未向社会开放。5、散落在民间和收藏家手中的海量红色文物,缺乏整理统计。从邯郸走出去的老革命们出版各类记录邯郸红色历史的书籍、回忆文章等,大多零散需要整理归纳。6、由于现有的革命遗址、红色纪念馆分属不同的部门管辖,红色资源缺乏有机整合,难以形成系列的、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线,游客难能深度旅游。
三、加大开发红色资源,擦亮邯郸名片
依托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成邯郸的一张靓丽城市名片,是以优补劣、以长补短,顺应时代发展、赶超先进城市的内在要求。(一)整合多种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加大宣传力度。编制印发“邯郸红色文旅地图”,设计老少咸宜的红色文创产品(如红色书签、红色扑克、红色册页等),在主城区设立醒目的邯郸红色旅游景点示意图,在相关旅游公交线车辆设“太行红旅”专线、“刘邓大军从这里走来”专线,在新华书店开展购书赠红色书签活动,营造浓烈的红色旅游氛围,使邯郸红色文化广泛传播、家喻户晓。强化景区联动。各个红色景区、展馆,可印制联票、套票,引导、提示游客参观游览。例如邯郸市西部的紫山公园、大磨山公园、沁河郊野公园可以联动形成绿化带,加强文旅项目的开发。邯郸城区西部也不能完全凭借绿化带,也需要在其中镶嵌一些文化设施、餐饮服务,让游客们能看、能玩、能住。如建议将九龙山公园与河北省作协合作,建立作家、画家创作基地,将文化产业点缀其中。再如武安家喻户晓的傩戏,这种戏剧文化原本要演半个月,现在时间尽量要缩短,并且尽量将演出地点从武安转移到上述绿化带区域当中,如张岩嵛、葛岩嵛,可以离市区更紧密。这样做的目的是将邯郸地区的优秀文化都放到这个文化旅游带上集中展示。拓展互动项目。开展“当一天八路军”、“当一天武工队员”、“我是战地记者”活动,增强游客互动体验;组织颂唱“边区抗战歌谣”,红色歌曲对唱比赛,红色剧目演出;举办红色主题的野外拓展、军事训练、野营拉练活动,增加互动性,提高趣味性。(二)依据大量的红色藏品、实物和研究成果,建议抓紧出版红色系列(包括网络电子书)丛书目前比较成熟的有文字类:《太行号角——新华日报(太行版)发展纪实》;图片类:《晋冀鲁豫边区红色新闻》、《太行红色文书》、《晋冀鲁豫边区的教育事业》、《太行婚姻证书与文献》、《晋冀鲁豫边区税务史》、《太行革命根据地红色实物》、《邯郸红色票证》;册页类:《<邯郸日报>的历史与演进》、《<新大众>进京创办<工人日报>》、《参考消息与邯郸的故事》、《邯郸战役与高树勋起义》、《<人民日报>在邯郸》等。(三)邯郸是红色遗址遗存的大市,遗址维护、纪念馆创办全部列入国家财政预算范围不现实。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引入社会资金,搞好展馆创建和遗址保护,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企业创建模式,即“冀南银行纪念馆”模式。冀南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源流,它的领导机关曾先后驻扎于山西省黎城县小寨村,邢台县南宫后索泸村,涉县索堡村和邯郸市区。中国人民银行红色金融办要求旧址所在地创建一家纪念馆或陈列馆。山西省黎城县于上世纪80年代就着手筹建,但由于资金不落实一直未能建成。人行邯郸分行抓住机遇,主动牵头组织,由邯郸市红色收藏委员会提供藏品,邯郸银行提供资金、场地,河北省及邯郸市钱币协会参与文物鉴定,于2016年当年筹备、当年建成“冀南银行纪念馆”。后续的讲解、保洁、保安人员,也由邯郸银行承担。如今,“冀南银行纪念馆”也成为企业文化的标志。“冀南银行纪念馆”模式是企业创建纪念馆的成功模式。二是根据地域和业务的关联由政府职能部门创办模式,即“晋冀鲁豫边区税收陈列馆”模式。该馆由涉县地税局创办。革命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税务局旧址位于涉县索堡镇,与涉县地税局有一定的传承关系;税收业务相关度高,地税局本身也收藏有历史文献资料。经过有关部门协调,涉县地税局与占用旧址的供销社房屋置换,并筹集资金、编写陈列大纲、征集文物,于2015年建成“晋冀鲁豫边区税收陈列馆”。三是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上把保护利用红色遗址作为招商优先选项(这方面教训深刻。火磨街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社旧址、陵园路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晋冀鲁豫军区旧址都被开发商拆除)。四是公办私展模式,即政府建设的红色场馆引进收藏家参与经营、陈展和保护。涉县红色小镇“抗战记忆研学馆”就属这个模式。该馆隶属“129师纪念馆”,建成后由于缺乏文物成为“图片馆”。引进业余红色收藏家郝建平,由他提供数百件红色文物。郝建平是农民,没有其它生活来源。馆建成后讲解员、保洁员、保安员的人工费用也不是小数。郝建平免费提供藏品,“129师纪念馆”聘用他为讲解员,承担保洁工作,按月发给一定补贴,一举两得。政府主导,职能部门、社会各界、企业团体积极参与,把邯郸红色文化大市的资源优势,逐步打造成为红色旅游大市、强市,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打卡”,在进行潜移默化的红色教育同时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收益,实现多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