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赵国历史

历史上两位黄袍加身的皇帝均发迹于邺都大名府

时间:2018-11-16 17:31:19  来源: 魏州书院   作者:  浏览: 分享: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位黄袍加身的皇帝很是出名——一位是后周太祖郭威、一位是宋太祖赵匡胤,二人是上下级关系,大名曾是他们的“戎马倥偬之场”,他们或以这里为基地,建功立业,或在这里广交人脉、积蓄力量,一旦时机成熟 ,征伐天下、成就帝业。

              郭威与大名府的难解因缘

后周太祖郭威(904-954) 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隆尧县)人, 五代时期后周建立者(951-954年在位)。郭威曾为后汉的邺都留守,需要说明的是这时期的“邺都”不是三国时期的“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内),此时的邺都在今河北省大名县境内,五代后唐称邺都兴唐府、后晋称邺都广晋府、后汉、后周时均称为“邺都大名府”。

(一)平叛有功进邺都留守

后汉乾佑元年(948),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相继拥兵造反。朝廷屡次出兵讨伐,均无功而返。隐帝刘承佑命郭威(时为枢密副使、检校司徒,位至宰相)率兵出征。郭威至河中后立栅筑垒,分兵围困。李守贞屡次突围,均被挫败,相持日久,城中粮草俱尽。郭威遂下令四面攻打,一举攻进城中,李守贞自焚而死。永兴赵思绾、凤翔王景崇相继归降,使风雨飘摇的后汉政权转危为安。

乾佑元年冬天,契丹寇边,郭威领枢密使职北伐,驻军魏州(即今河北省大名县,也就是邺都大名府,史书上常将这几个地名互用),大败契丹军。乾佑三年(950年)二月,郭威班师还朝。

契丹军虽退,但威胁并未解除。有人倡言请郭威出京,坐镇邺都,统筹沿边诸镇防务。郭威前出到邺都,也便于及时响应边境警情,临机处置。

在他赴任前,朝中为他是否带枢密使之职离京发生了争执,两派大臣矛盾激化。和前两次率军出征不同,郭威这次要长期在外留滞。司空苏逢吉指出,郭威的枢密使(副宰相兼国防部长)一职必须解除。因为自创制枢密使职务以来,从未有官员出镇地方后继续兼任枢密使的。侍中、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宰相、近卫军总司令)史弘肇坚持要隐帝同意让郭威带枢密使赴任,他认为,前事不同今日,郭威并非调职,而是以枢密之重出京督师。假如不带使衔,只不过朝廷在邺都增添了一名防守将领而已。怎能使各节度使畏服,号令如何统一,遇到紧急军情岂可便宜行事?苏逢吉分辨说:天子设官,以内制外为顺!枢密使远赴邺都,以外制内,恐怕行不通吧!双方各执一词,激辩不休。

四月二十五日刘承佑权衡再三,还是采纳了史宏肇的意见,任命郭威以枢密使兼任邺都留守(行政长官兼卫戍司令)、天雄军节度使(驻地在今大名县)。黄河以北所有的军事调动、人事任免、物资供应都由郭威先行处理,事后再申报朝廷。敕封左监门卫将军(掌管宫禁的四品武官)郭荣(即柴荣,郭威内侄。后为郭养子)为天雄军牙内都指挥使(天雄战区节度使直属部队指挥官,为天雄战区首将),加贵州刺史衔。父子同行,以示殊恩。

郭威对朝中之事很不放心,入宫陛辞,诚恳地对隐帝说:"苏逢吉、史弘肇都是先皇的旧臣,都很尽忠为国,希望陛下推心任用,必当无事。边疆之事臣一定尽忠报效,不负陛下重托。"

郭威与的一番临别赠言,无疑与诸葛亮的《前出师表》相似,无非是亲贤臣、远小人,请信任先帝勋旧之类,刘承祐正容离席,郑重道谢。

隐帝也有点不愿郭威出京,他对郭威说:"朕夜里梦见你变成了驴,驮着我升了天,等我下来后,你又变成了龙,离开我向南去了。"

郭威听了抚掌大笑。大概隐帝这时已经担心郭威对他皇位构成的威胁了。

(二)受陷害邺都起兵

郭威到邺都赴任后,积极备战,防御契丹。

郭威位高权重,又屡次战胜国家大敌,统领全国兵权,在民间和军队中拥有极高声望。尽管他 是后汉王朝的肱骨大臣,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遭到妒忌,甚至是忌惮。而其中最嫉妒他和忌惮他的,正是他辅佐的君主后汉隐帝刘承佑。害怕郭威这等大将旧臣危害到自己的权利地位,甚至有一天会推翻自己的皇位,隐帝决定抢先出手。乾佑三年(950),隐帝听从了舅舅李业的挑拨,诱杀了史宏肇等人,然后命另一个舅舅李洪义到邺都去杀郭威等人。

李洪义和李业不同,他不想加害郭威,他将此机密告诉了王殷,王殷即派人去邺都向郭威告急。郭威见事情紧急,诸葛亮是做不成了,只好当司马懿了。郭威听从了亲信魏仁浦的计策,倒过来用自己的官印假造诏书,说是皇上让郭威杀众将,以此来激怒他们,众将果然听命于郭威,以诛杀奸臣清君侧为名杀向了京城。

刘承佑见郭威起兵造反,便派兵抵御。乾佑三年十一月十四日,郭威率兵渡黄河,刘承佑派开封尹侯益、保大军节度使张彦超等率兵抗拒郭威,又派宦官瑽脱侦察郭威的动向。瑽脱被郭威军抓住,郭威叫瑽脱奏请刘承佑把李业等人缚送军中。刘承佑拿着郭威奏章给李业等人看,李业等都说郭威的反状已明,就把郭威在京的家属全部杀死。

后汉军于七里坡之战大败,刘承佑也在出逃途中被郭允明所杀。郭威带兵入京,觐见李太后,让太后临朝听政,并且假意拥立刘氏宗室武宁节度刘赟为帝,随后突然闻报契丹南下,于是率军北上抵御,途径澶州,士兵给黄袍加身,郭威返回汴梁,逼太后任他为"监国",夺得国政。广顺元年 (951)正月丁卯日,郭威正式称帝,国号大周,定都汴京,史称后周。

显德元年(954)正月,郭威病逝,离世前嘱咐继任者柴荣说陵墓务必从简,并在魏府(今河北省大名县,因大名历史上曾为魏州、魏郡,后来也称大名为“魏府”)葬一副剑甲,可见他对大名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

郭威生性节俭,在位期间虚心纳谏,立国后,努力革除唐末以来的积弊,重用有才德的文臣,改变后梁以来军人政权的丑恶形象。他大力推行改革,清除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弊端,使得后周国力显著提升。而他另一为人称道的是,就是在临死之前传位柴荣,将后周传给了另一位贤明君主。

大名府——赵匡胤的人生福地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统帅,洪拳创始人。 其父亲赵弘殷武弁出身,擅长射击,随晋王李存勖奋勇冲杀,战功赫赫,晋升为飞捷指挥使(为中级禁军头目)。晋王建立后唐后,迁都洛阳,赵家也随至。 

   赵匡胤与大名县——当时为邺都大名府,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这里是他从军入仕“小出身”的场所,又是他人生际遇大转折、大翻盘之地,是其广聚人脉、为后来开创帝业的人生福地。

(一)赵匡胤大名府知遇郭威和柴荣

赵匡胤18岁(古人用虚岁,下同)时,娶贺景思将军的女儿为妻,但在仕途上却并不得意。不久,契丹军攻入,赵家先遭叛将张彦泽军的抢掠,继遭契丹军的抄劫,加上增人添口,多了三弟光义,四弟光美,生活更艰难。 

后晋开运三年(946)20岁的赵匡胤为寻求出路,浪迹江湖。他辗转到今陕西、甘肃,一无所获,转而往东折向汉水,到湖北投靠复州防御使(由刺史兼任的州军事长官)王彦超。王彦超见他一副落魄相,不肯收留。他又投奔到随州刺史董宗本麾下,董宗本之子董遵诲见赵匡胤谈吐不凡,马术超人,大为嫉妒,百般刁难,要赶他走。赵匡胤生性耿直,不愿过寄人篱下生活,便告别董宗本,流落到重镇襄阳。为了填饱肚子,他不得不乞食于僧舍。一老僧给赵匡胤相面,将他仔细看了一遍,未了惊奇地说:“赵公子有福相,往北走,一定会有知遇。我送你盘缠。” 

赵匡胤从懂事起,就常听人夸他方面大耳,仪表堂堂,必有洪福,他总一笑了之。眼下足迹辽远,落难日久,忽听夸赞,倍觉温暖,不禁暗自思忖,莫非运气来了?于是作别老和尚,信心满满北上。 

赵匡胤来到商丘,路见一高辛庙,不由眼前放亮,跨进庙门,虔诚地取过摆在香案上的杯筊(问卜之具),一面晃动杯筊,一边默默祈祷神灵保他当个小校。“哗”杯筊落地,不是吉兆。他觉得是自己祈祷的官职太小,神灵不允,于是又第二次、第三次反复摇动杯筊,从小校、钤辖、承宣使一级高一级,一直祈祷到能否当节度使都不应验。他焦虑,也气急,但仍觉得是祈祷的官职太小,最后一回,他孤注一掷索性祈祷能否当天子。“哗”,杯筊落地,大显“灵光”,应了一俯一仰的“圣筊”。日后要当天子?!赵匡胤高兴得几乎跳起来,肚子好象也不饿了,人也好象比以前更精神了。 

问卜之吉兆未足凭信,然而潦倒的赵匡胤, “占卜了个好签”,无疑增加了信心。“天命”使他踏上了寻觅北方知遇的道路。 

后汉乾佑元年(948),赵匡胤来到邺都大名府。当时这个与契丹接壤的后汉北部边陲的重要军事基地,耕耘繁忙,买卖兴隆,兵强马壮,赵匡胤心中感慨良多:同是汉室之地,东京、邺都两重天,看起来镇守这里的枢密使郭威治国有术,安民有方。难道这就是老和尚给我指的北方知遇?

郭威此时也正野心勃勃,招兵买马,企图一统天下。郭威见了赵匡胤,心中有几分好感,这小伙子魁梧雄健,气度非凡,谈吐中很有见识。再详细问过之后,才知道是自己同僚赵弘殷之后。而且他并不想依靠父亲的名,而是独自闯荡,在这乱世,还是有几分魄力的。武艺非凡的赵匡胤前来投募,在兵营里还是有用武之地的,郭威自是高兴不已,连忙收于帅幕之下,让他做一名亲兵。

虽然亲兵地位低微,只是一个小卒子,但是他受到的是将军言传身教的影响,比其他兵士更容易成长。因此,赵匡胤并不埋怨自己地位低下,他要的是学习,要在这位威名远播的将军身上学到各种可用的东西。两年的颠沛流离,锻炼了赵匡胤的机智和忍耐,现在他要学习的是沙场用兵和政治权谋上的艺术。

郭威也是一个好领导和老师,处处以自己的行动影响着赵匡胤。郭威把赵匡胤看成自己的亲信,言传身教,毫不保留。他看准了这样一匹千里马,真是慧眼识英雄。

当然他没想到这个雄姿英发的年轻人后来成为郭威创立的后周朝廷的掘墓人。后来,“陈桥兵变”时,赵匡胤导演的“黄袍加身”用的也是他的老上级的剧本,只不过是修订版的。郭威当年由于准备不足、也许是临时动议,是用“黄旗加身”“不得已”作了皇帝。而到赵匡胤称帝时显然是有预谋有充分准备的,否则军营里哪来的“黄袍”啊?当然,这是后话。

邺都入幕这一年,赵匡胤才22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经过数年的坷坎,遇上恩主,决计好生追随郭威干出一番事业来。他或许还没有想到,日后创立宋朝,统一中国之路,正是由这里开始的。 

在郭威的帐下,赵匡胤逐渐结识了一些勇武之将,像少时好友韩令坤、慕容廷钊、石守信等,还有郭威的内侄、养子柴荣,并得到了柴荣的赏识。这些人脉力量为他后来建立大宋朝积累了丰厚的资本。

由于赵匡胤身材魁梧雄健,有一身上好的骑射武功,打仗不怕死,很快就被提升为军官。不久,郭威发动武装政变.把后汉变成了后周,做了后周太祖,赵匡撤也随之被提拔为禁军东西班行首(警卫队队长)

后周广顺三年(953),郭威派赵匡胤到滑州充任副指挥使,此时柴荣被封为晋王,任开封府尹。柴荣和赵匡胤曾在军中共事数载,深知赵匡胤英武,机灵,很有才能,就把赵匡胤留在身边,让他改任为开封府马直军使(府属骑兵指挥官)。赵匡胤守卫于柴荣左右,如同柴荣的一条臂膀。柴荣对赵匡胤的文韬武略极为赏识,每逢出征必要将其带在身边。

这种风云机遇,对赵匡胤的升迁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二)邺都“义社十兄弟”,代周建宋基本班底

在邺都大名府期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就是赵匡胤在乱局中与结交的“义社十兄弟”,它是十位志趣相投、年龄相仿的兄弟结成的事业互帮互助组织。十人结拜之处,按当时的社会形势和习惯为首之人极可能是李继勋(大名府元城县人,今大名县),因为他年纪最长,官职最大,而且是大名府本地人。后来赵匡胤基本上靠“义社十兄弟”的力量起家,夺得天下。

义社十兄弟,据南宋李攸的《宋朝事实》中的记载,包括(按年龄排列)李继勋(916-977)、王审琦(925―974)、赵匡胤(927—976)、石守信(928-984)、刘廷让(原名刘光义,929—987)、韩重赟(?-974)、刘守忠、王政忠、杨光义、刘庆义十人。后来他们大都成了大宋响当当的大人物,灭十国,家天下,共同开创了北宋的一片江山。

其中赵匡胤、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韩重赟、刘廷让六人,《宋史》及《东都事略》都有专门的纪、传,他们都是后汉时投入枢密使郭威部下,当时也都是低级军官,地位大体相当。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四人生卒年月不详,其情况也与上述六人相似,结成"义社兄弟"的时间可能就在此时。因为到后周世宗初年,各人发展情况已有很大差异,地位也已相当悬殊。

这十位兄弟除赵匡胤外后来的官位分别为:昭义军节度使兼侍中李继勋,保静军节度使杨光义,天平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兼侍中石守信,忠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中书令、秦王王审琦,忠远军节度使、观察留后刘庆义,左骁卫上将军刘守忠,右骁卫上将军刘廷让,彰德军节度使韩重赟,解州刺史王政忠。

最初结拜时"义社十兄弟"中地位最高的,不是赵匡胤,而是李继勋。赵匡胤主要是在周世宗后期得到迅速提拔,成为殿前司的正长官。大名府元城县(今大名县)的李继勋年龄最大,应是“义社十兄弟”老大哥

李继勋可以说是既幸运又委屈,他能力出众,战功卓著,比赵匡胤更早发达。他原本是这个“义社十兄弟”的社团领袖。

李继勋比赵匡胤要大11岁,升迁的速度也比赵匡胤更快,而且种种迹象表明,赵匡胤总是跟在他的后面接班,像是一个十足被大哥照顾了的小弟。后周初年,李继勋已经是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禁军中下级军官)了。周世宗高平之战(954年)后,李继勋因功升任为殿前都虞候。不久后,又迁虎捷左厢都指挥使、永州防御使。此时,赵匡胤才继任殿前都虞候。同年十月,李继勋升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昭武军节度使。此时,赵匡胤又继任为永州防御使。

直至后周显德三年(956年),世宗征伐南唐,李继勋怠于守御”,结果被刘仁赡打得大败,“死者数万,梯、屋悉皆被焚”。这一败,李继勋被暂时罢去了军职,而此时,赵匡胤却自此以后步步高升,大放异彩。

赵匡胤“陈桥兵变”登上帝位后对李继勋还是信任和厚遇的,在赵匡胤征伐北汉的过程中,李继勋一直是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北伐军大帅)。李继勋也没有辜负赵匡胤,立下了赫赫战功后,被加同平章事而成为使相。

"义社十兄弟"当年都曾是在邺都郭威账下的小兵或小头目,同是起于行伍,血战于沙场,而因为智力、武力、胆魄、运气等等各种因素的不同,他们的人生轨迹也便有了不同。有趣的是,他们中竟没有一人在腥风血雨中丧生,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了。他们曾经共同驰骋沙场,杀敌赴难,慷慨高歌,建功扬名,共同推动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开启了大宋浩浩汤汤三百年国运延绵。

郭威和赵匡胤,一位后周的开国皇帝、一位北宋的开国皇帝,二人因缘聚合、

风云际会于邺都大名府,英雄相惜、知遇、征战于此,这段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这座北部雄关边城,成就了二人日后的帝王霸业,不能不说这里是二人的人生福地。


大名成语典故

眉高眼低

解释:脸上的表情。泛指为人处世的道理或辨貌观色的本领。

出处明·张四维《双烈记·计遣》:“大夫四海为家,那里不去了,怎肯受你家眉高眼低,干言湿语。”

附注张四维,字治卿,明杂剧作家。元城(今大名县)人。留世作品有《双烈记》《章台柳》等。

示例·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三十二回:“慢说走路,什么处儿的风俗,遇事眉高眼低,那算瞒不过小人的了。”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500块钱玩3天,山西这座低调的千年古都,网友0差评,到了最佳旅游季节
500块钱玩3天,山西这座
江苏与安徽交界有座城市,历史悠久风水极佳,曾是世界最大的城市
江苏与安徽交界有座城
中国第一个皇家打造的石窟,奢华无比造像达51000多尊,游客却不多
中国第一个皇家打造的
解密一二九师《战场报》
解密一二九师《战场报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