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赵国历史

这场战事为什么没有被《馆陶县志》所记载?

时间:2019-01-16 11:07:09  来源:大运河时空  作者:  浏览: 分享:

 近日,小编准备撰写发生于馆陶历史上的战事,所以大翻史书。发现馆陶县志(包括1999版本以及民国、清代版本)中有一件战事并没有记载上,而东昌府志里却有明确记载,不知道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难道是当时编撰者未搜集到这个事件,按说在读遍四书五经的古代读书者身上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况。

先看看这个未被收录到县志里的战事吧。

东昌府志里这样记载:三十四年齐为卫故伐晋冠氏。

大家都知道了,馆陶在春秋时是属于晋国的冠氏邑的。上面这句话就是在卫灵公三十四年(公元前501年,估计这句话是以卫国为记事主体的,直接就用了卫国的年代纪元了,在这一年分别是周朝的周敬王十九年、鲁定公九年、齐景公四十七年),晋国攻打卫国,因为齐国和卫国是同盟的关系,因此齐国在卫国的请求下为了掩护侧应卫国,于是就攻打了晋国的冠氏邑,也就是后来的馆陶,目前在山东省冠县东古城镇附近。

晋、卫、齐三国形势及晋攻卫、齐攻冠氏邑图

为什么会选择攻打冠氏邑这个地方呢?是因为这个地方对于晋国来说太重要了,是和齐国、卫国的交界处,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桥头堡、前进基地,从这里整兵就能直接攻打齐国,并且由于冠氏邑的存在,晋国的国土对卫国形成了包围环抱之势。如果这一个点不存在了,急于向东扩张的晋国也就没有立足之地了,打击齐国太远,打击卫国形不成合围,并且东出太行山的道路也不好走。冠氏邑对于晋国是这样,反之对于齐国来说更是这样了,打下冠氏邑,卧榻之旁就无强邻酣睡了,可以高枕无忧矣。攻其必救之地,齐国这次采用的战术跟100多年后它所采用的“围魏救赵”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齐国是采取类似战术的高手。

但是战术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晋国有多么强大,喜欢春秋战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即使不知道这个历史的拿件事情做比方也可很明了:晋国后期发生了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国分成了三个国家,但就这三个国家在战国时都成为了和秦国并列的“战国七雄”,并且在这一会儿,晋国正处在扩张的黄金时期,所以齐国的进攻无异于以卵击石,碰得头破血流,损失了战车500(当时战车以乘为单位,一乘所辖人数为:车上3人再配72名步兵,所以500战车有37500人,千乘之国就是强国了,所以500乘战车是很大的损失了)。

冠氏邑及齐割给卫500书社示意图

齐国也很仁义,答应了卫国的事情没办好,自己感觉也挺不好意思,所以不管自己损失有多大,还是拿出了济水以西、禚媚杏三地以南的书社五百(相当于现在的500村)割让给卫国当作补偿。

这场战斗在《左传》也有记载,是在《左传•哀公(鲁)十五年》中,鲁哀公十五年是在战事发生之后20多年后了,被用于劝说某人的例子中。原文源于一段对话:陈成子馆客,曰:“寡君使恒告曰:寡人愿事君如事卫君。”景伯揖,子赣而进之。对曰:“寡君愿也。昔晋人伐卫,齐为卫故,伐晋冠氏,丧车五百。因与卫地,自济以西,禚、媚、杏以南,书社五百。吴人加敝邑以乱,齐因其病,取讙与阐,寡君是以寒心。若得视卫君之事君也,则固所愿也。”成子病之,乃归成,公孙宿以其兵甲入于赢。

另外说一句,清朝初年顾祖禹所著的历史地理巨著《读史方舆纪要》中对冠氏邑的描述中也提到了这件事,不过他所说的发生时间是在鲁哀公十五年,显然是直接用了《左传》一书中提到的年份,这当然是不正确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看展 | “新的融合——南北朝历史文化特展”开展
看展 | “新的融合—
铜雀春深锁往事,穿越流沙寻邺城
铜雀春深锁往事,穿越流
看展 | “敕勒长歌——北朝的融合之路”开展
看展 | “敕勒长歌—
中国古塔(三)敕勒歌的回声,应县木塔
中国古塔(三)敕勒歌的回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