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赵国历史

抗战时期的“军工专业村”——磁县花驼村

时间:2019-09-10 15:05:06  来源:磁力磁县  作者:  浏览: 分享:

 

 

 

 

古朴风貌 传统名村

 

隋唐时期石碾遗存

远眺天宝寨景区

军民一家 同仇敌忾

 

 

 

随着八路军129师司令部进驻涉县,两个村又逐渐发展成为大部队的军工物资生产与中转基地。为了支援抗日,花驼村、西韩沟村的父老乡亲将村中的大部分民房捐献给八路军使用,为了选用上好的木料造枪托、弹柄,整个抗战间,村里人几乎砍光了天宝寨周边所有的果木。枪支弹药、被服鞋袜被源源不断地从村里输送到前线,一时间这里成了根据地内有名的“军工专业村”。

因花驼村山高林密、易守难攻,便作为129师兵工厂厂部所在地,主要生产便于担运的物资。村里最大的一处二层三进院落被老乡捐献出来当作厂部使用,并将前排房屋改造为兼具嘹望和防守功能的炮楼,附近的一处院落为电台旧址,当时的肥皂厂、被服厂、枪械厂、地雷厂、毛织厂、军工食堂等分布在村内各处院落和古庙宇中。

红色基因 永放光芒

西韩沟村在花驼村下面,因交通运输较为便利,主要作为军工运输转运和重型物资生产基地。1941年正月初五,驻磁县日军1500余人为捣毁我军需物资生产基地,直扑西韩沟而来。事先获悉情报后,我军民将人员设备物资及时转移到地势险要的天宝寨,一时无法转移的物资就地掩埋。敌军见一无所获,气急败坏,竟放火焚村,500多间民房毁于一旦,隐藏在屋中的粮食被大火烤焦。当时正值隆冬,无家可归的村民只得投亲靠友。望着一片片残垣断壁,父老乡亲们一股股复仇的怒火在胸中燃烧。

 

当时广大革命干部和群众为保护这个兵工厂,抛头颅,洒热血,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一位八路军干部为了保护兵工厂和群众转移,被日军割掉头颅,壮烈牺牲,后被安葬在五里河村西的山坡上。兵工厂在花驼村七年多的时间,始终没有遭到敌人破坏,为抗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54月,由于形势变化,兵工厂由花驼村迁往涉县西达,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涉县西达兵工厂。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瓜翁说色:沉默、黑色无歌
瓜翁说色:沉默、黑色
瓜翁之悲:永远的舍离
瓜翁之悲:永远的舍离
瓜翁:在抽象中思想,在具象间生存
瓜翁:在抽象中思想,在
瓜翁说色:韩美林与小胡狸精灵
瓜翁说色:韩美林与小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