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流溪别院

电影人物 | “跨界”导演:许幸之

时间:2019-06-03 10:43:53  来源:中国电影资料馆  作者:  浏览: 分享:

 

 许幸之(19041991

 

许幸之(19041991)被称为多才多艺的人,他既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诗人、艺术史论家,又是知名的戏剧、电影编导,在上世纪30年代曾担任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主席,在当时的革命美术运动中起过先锋作用,是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主要成员,一位忠诚的左翼文艺战士,导演了反映爱国青年投身抗日救亡斗争的故事片《风云儿女》(1935年),与吴印咸一起,拍摄上海四行仓库 “八百壮士”孤军奋战的场景,并编辑、剪辑了大型抗战题材纪录片《中国万岁》(1938年)。

 

1950年,许幸之导演故事片《海上风暴》。此外还有大量文学、戏剧作品问世,并活跃在话剧舞台,改编、执导过话剧《阿Q正传》《雷雨》《日出》等剧。“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的新臂章也是许幸之设计的。

 

 丹青报国

 

许幸之190445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学名许逹,自幼喜爱绘画,1917年拜江南著名美术教育家吕凤子为师,1919年—1923年入上海美专与东方艺术研究所深造,所作绘画作品,获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的赞赏。1924年赴日勤工俭学,先后入川端画会和东京美术学校学画,并进入著名油画家藤岛武二的画室深造。

 

期间,在上海教书的郭沫若每月从自己的薪金中寄去20元资助许幸之求学。1927年初,许幸之回国参加北伐军的宣传工作,遭遇到蒋介石发动的“清党”行动,同许多革命志士一道被关进了上海龙华监狱。在身陷囹圄的几个月里,那些视死如归的革命英烈给了他莫大教育和鼓励。

 

在郭沫若、郁达夫等人多方奔走营救下,由日本东京美术学校的正木直彦校长写信担保,许幸之才得以脱险出狱。重返日本留学期间,许幸之和一批进步留日学生组织了“青年艺术家联盟”,并被推举为该团体的召集人,主要从事进步文艺理论研究与传播活动。他曾积极与日本左翼作家、诗人及文化团体进行联系,举办各类演讲和座谈会,并参加日本左翼戏剧家联盟主办的戏剧讲习班及演出活动。

 

许幸之油画:《马蹄莲》,1934

 

1929年秋,许幸之回国后任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西洋画科主任、副教授。不久发起组织“时代美术社”,任社长。1930年夏被选为左翼美术运动组织——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美联”)的主席。在刊物上发表的《时代美术社宣言》《中国美术运动的展望》等文章,阐述了以许幸之为代表的左翼美术家的思想与主张。《时代美术社宣言》抨击了“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及“拜金主义”的创作态度,声明我们的美术运动“是对压迫阶级的一种阶级意识的反攻”。

 

1934年曾在上海举办“许幸文、吴印咸绘画摄影展览会”,展出一批表现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作品,引起强烈反响。在参加左翼美术活动的同时,还积极参与了郑伯奇、冯乃超、夏衍等人发起的“上海艺术剧社”的演出活动,上演了一批进步剧目,并且加入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许幸之与吴印咸

 

《风云儿女》

 

1934 年,许幸之进入电影界工作,在天一影片公司担任美术设计和置景师。1935 年初,与吴印咸一起转入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电通影片公司。随即,许幸之接受了中共地下组织的委托,导演了反映爱国青年投身抗日救亡斗争的故事片《风云儿女》。

 

影片《风云儿女》剧照

 

影片讲述了青年诗人辛白华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时,毅然冲破个人感情藩篱,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斗争中去的故事。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早宣传拿起武器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影片之一,在当时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和上海租界不准拍摄抗日影片的明令下,这样做是要冒极大风险的,许幸之曾回忆当年当局直接在电通公司安排两名特务作监视,形势非常危险。影片原故事由田汉所写,田汉把故事交出后被国民党当局抓捕,同样被通缉的夏衍在隐蔽中改编为摄制台本,由吴印咸摄影,聂耳作曲。

 

据记载,在《风云儿女》紧张拍摄之中,一天深夜,聂耳拿着谱好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来到许幸之住处,一边在桌上打着节拍,一边唱着歌曲,并停下来问许幸之的意见,许幸之说:整个曲子谱得很好,激昂、有力。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起句显得低沉了一些,而最后一句“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还不够有力,是否应当减少一些装饰音,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煞尾?聂耳于是做了修改,在结尾处增加了叠句,以三个“前进”加上铿锵有力的休止符收尾。在全国正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形势下,片中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和许幸之作词的插曲《铁蹄下的歌女》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成为鼓舞和宣传抗日救亡的号角。1949年,《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许幸之在《风云儿女》拍摄现场

 

除拍摄《风云儿女》外,许幸之还和吴印咸等深入抗日救亡和抗日战场的第一线,拍摄了淞沪会战的真实战争场面,尤其是在八·一三战火中,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将摄像机架在一个高层建筑上,抢拍到了苏州河北岸八百壮士们坚守四行仓库浴血奋战的过程。

 

1938年春,许幸之和吴印咸携带这批资料赴香港剪辑,制作成一部记录抗战初期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大型新闻纪录片《中国万岁》,包括根据现成资料剪辑的“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等真实战争场景。然而,国民党当局以“宣传赤化”为由,将底片和正片全部销毁,使许幸之、吴印咸等人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这批珍贵的资料荡然无存,辛苦制作的影片化为乌有。

 

 笔耕不辍

 

许幸之一直勤奋写作,笔耕不辍。在留日时,就不断向国内寄送诗歌、散文、绘画稿件,陆续发表在《创造月刊》《洪水》等文艺报刊上。著有长诗《卖血的人》《扬子江》等,出版《永生永世之歌》及散文集《归来》。

 

1937年春,许幸之根据鲁迅原著改编了六幕话剧《阿Q正传》,发表在《光明》半月刊上,后由上海光明书局出版,多次再版。还曾出版《不要把活的交给他》《小英雄》等独幕剧集和《电影导演论》《电影编剧法》《电影艺术概论》等讲稿。在鲁艺华中分院兼任文学、戏剧、美术三个系的教授期间,在胡风主编的《七月》上发表了《给予者》《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第七连》等近十篇小说和战地特写。

 

许幸之油画作品

 

1950年,许幸之调到北京工作,担任文化部中央电影局艺术委员会编导,导演故事片《海上风暴》;1953年出任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主管行政和拍片工作;1954年春,许幸之调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工作,“改革开放”之后,耄耋之年仍创作了大量画作,并撰写了一批回忆文章和介绍外国美术名家的论文。

19911211日,许幸之先生在北京病逝,终年87岁。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500块钱玩3天,山西这座低调的千年古都,网友0差评,到了最佳旅游季节
500块钱玩3天,山西这座
江苏与安徽交界有座城市,历史悠久风水极佳,曾是世界最大的城市
江苏与安徽交界有座城
中国第一个皇家打造的石窟,奢华无比造像达51000多尊,游客却不多
中国第一个皇家打造的
解密一二九师《战场报》
解密一二九师《战场报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