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流溪别院

台北故宫新展:从郭熙到文徵明 生命走向自由的博雅之途

时间:2020-06-24 16:00:55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李家丽  浏览: 分享:

       中国哲学,说到底是生命哲学;中国绘画史,说到底是生命精神的发展史。而这发展,在那些处在时代转折点,用一生孜孜探求生命的人及作品上被鲜明地体现出来。

 

        2020年6月9日至2021年1月3日,“翰墨空间——故宫书画赏析”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展出。展览将以三个月为原则,分两期展出。第一期展品包括传郭熙《寒林图》、吴镇 《筼筜清影图》、文徵明《千岩竞秀》轴等绘画作品和王羲之 《孝女曹娥碑》、黄庭坚《致齐君尺牍》等书法作品。本展意在透过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历代书画,系统性地介绍绘画与书法的发展脉络。

 

(传)宋郭熙《寒林图》

 

       由于古典书画多属纸、绢类材质,相对脆弱,因此具体展件均以展出三个月为原则,届期将更换展件。第一档展期为6月9日至9月13日,第二档展期为9月26日至2021年1月3日。

 

       限于篇幅,本文将从以传郭熙、吴镇及文徵明为重点,探讨此三人如何体现中国绘画之变,又如何一步步突破儒学文化对绘画的影响,祛除万物之“隔”,回归生命本身的。

 

晋王羲之《孝女曹娥碑》

 

 

 

郭熙:

使山水画统摄于儒学

 

 

 

       宋神宗十分宠爱郭熙,曾把秘阁所藏名画令其详定品目,郭熙由此得以遍览历朝名画, “兼收并览”终于自成一家,成为北宋后期山水画巨匠。在绘画上,郭熙对中国山水画的贡献主要在于对山水取景构图和山水画理的总结上。但这种总结,无一不与儒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郭熙 《早春图》 158.3x108.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非此次展品

 

        要想真正理解郭熙的绘画,《林泉高致》是不得不提的话题。作为中国第一部完整、系统阐释山水画创作规律的著作,《林泉高致》中,郭熙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如山水三远、四季山水审美,以及山水画的“四可”价值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些都对后世,诸如宗炳、石涛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郭熙 《溪山行旅图》 26.3X24.7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作为宋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郭熙的画论和绘画都代表了其所处时代的特色:绘画虽要表达自己的主观性情,但性情却要统摄在儒学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之下。郭熙承认山水画的艺术价值和功能,认为要“苟洁一身”,并不需要归隐自然,凭山水画便可不下庙堂而坐穷泉壑之乐。

 

       那么,君子为何要享乐林泉之中呢?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写到:那是因为,君子可在山水之丘园、泉石间陶养性情,保持本性,可在渔樵、猿鹤飞鸣中,放歌长啸,傲然自得,实现超脱。虽然从中能看出老庄对郭熙的影响,但其以山水陶冶情操的目的为导向,对人性道德的高扬,正与宋代慢慢成型的理学风气相合。由此,可以说,理学才是郭熙理论的内核。

 

 

 

        吴镇:在“渔夫艺术”中注入生命解悟

 

 

 

        就绘画超越儒学统摄这点来说,较郭熙,吴镇走得太远太远。这位深研过易,于道佛二教都有精深造诣的吴镇,纯然是一位思想者。吴镇绘有许多“渔夫”题材的作品,其中饱含的智慧远远超出于“隐逸”的思想范畴,而带有生命解悟的特点。这已经脱离了儒学的范畴。

 

吴镇 《筼筜清影图》

 

        与山居的安宁不同,渔父或捕,或钓,总在“风波”中生活,出入风雨,卷舒波浪,是渔父生活的常态。怎样从江湖的危险中觅得悠然,吴镇们的渔父艺术从“风波”中窥出生命的智慧:人生有风波, 一味退避的哲学, 遁世而无现,并非是文人画境的精髓,而于风波处超越才是其关捩处。

 

吴镇 《渔夫图》 非此次展品

 

       说到底,他在一叶随风飘万里的江湖中画他的感觉。吴镇《渔父词》有云:“风揽长江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藏深浦,系长松。直待云收月在空。”他性灵的小船,是在风卷浪翻的环境中,在鱼龙混杂的危险中, 没有对风波的躲避, 只有性灵的超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渡沧海, 何能钓鳌。他心灵的小船总在风浪中、夜雨中行进。

 

       到风波处寻无波, 最危险处即是平宁处,这是吴镇对生命的解悟。

 

 

 

       文徵明:在静寂中窥见天地日月之长

 

 

 

       吴镇终生解索生命命题,文徵明却深入自我生命内部,建构一片清寂之乡。说白了,文徵明是一个追求静寂的人。

 

文徵明《千岩竞秀轴》

 

        “马蹄不到清阴寂,始觉空山白日长”,是文征明的题画诗。作为明代吴门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文征明是一位具有很深哲思的艺术家。他生平对道禅哲学和儒家哲学有较深的浸染。他的画有一种哲理的色彩,不是说他用画来表达观念,而是说他以画来传达对宇宙人生的理解,而不是以形写形,以色貌色。

 

 

文徵明作品

 

       他的画也是这样,总是那么静。他自号“吾亦世间求静者”,在静寂中才有天地日月长。静寂不仅和外在世界的闹剧形成对比,静寂中也可对世间事泊然无着染,保持灵魂的本真。静寂不是外在环境的安静,而是心中的平和。在心的平和中,忘却了时间,艺术家与天地同在,与气化的宇宙同吞吐。他说,他在静寂中,与水底行云自在游。

 

文徵明 溪山幽居图 1552 辽宁省博物馆藏

 

       后记:从儒学概念统摄,到解索生命命题,再到对自我心灵、宇宙的孜孜体悟,中国绘画史,尤其是山水画史,一步步摆脱外在桎梏,深入心灵,深入宇宙时空,获得自由,获得永恒。

 

       注:文中部分文字参考《吴镇们的“水禅”》、《“静”在中国画中的地位》,朱良志著。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