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这部备受争议的作品,也让第4届茅盾文学奖成为评审用时最长、波折最多、也最富有戏剧性的评奖。在首轮的参评过程中,素来不看好《白鹿原》的作协书记翟泰丰坐在办公室等消息,却没想到等来的是《白鹿原》全票通过,进入复审环节的消息。
听到办公室主任陈建功的汇报后,翟泰丰气愤到直拍桌子:“《白鹿原》有什么好的,你们要评上?彼时的《白鹿原》可谓是困境重重,很多有地位的文学界人士,对它的看法是文学价值不高,与茅盾文学奖标准相差很远。
所以,也难怪翟泰丰得知《白鹿原》进入初审环节后,会气愤不已;为了防止《白鹿原》再次创作奇迹,翟泰丰只好设法将茅盾文学奖的终审一拖再拖,从1995年拖到了1997年,这对茅盾文学奖来说,是从不常见的事情。

直到无法拖下去了,在终审环节开始前,翟泰丰又请来了一些“老左派”当评委,希望让《白鹿原》落选;可令翟泰丰没想到的是:他最看好的老马克思主义评论家陈涌,这位思想古板的老者,竟然第1个发言就全面肯定了这部伟大作品。
他的有力发言,也彻底让《白鹿原》的命运得以逆袭。在最后的选定环节,场上对作品的讨论,开始转变为“那些男女纠葛究竟值不值得”;在激烈的讨论中,为了权衡利弊,评选官方只好要求出版社对作品做出了删节处理,同时又打电话联系上陈忠实,转述了一些修改意见,最后的修改工作是由出版社编辑完成的。

严肃来讲,《白鹿原》是以修订本的形式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虽然评奖过程坎坷,但《白鹿原》这部伟大作品其影响力不言而喻。
经典的作品,是永远能够经受时间打磨的从问世之初的坎坷,到如今的家喻户晓;《白鹿原》不仅完成了它对于陈忠实垫棺之作的意义,更成为了中国文坛的重量级丰碑。
我始终觉得:作为史诗级巨著的《白鹿原》,带来的阅读感受是复杂的:其震撼力度让人热血沸腾,其笔触深刻又让人倒吸凉气!
因为这部洋洋洒洒50万字的作品,写尽了中国亲缘关系里的暧昧和纠缠,写尽了复杂的人性和难以启齿的情与欲,更写尽了我们民族厚重的秘密和隐痛!

庆幸的是:如今无删减版的《白鹿原》也正式问世了;也只有这样完整的《白鹿原》,更加让人能够体会到人性最初的爱与恨,高尚和卑微,自我毁灭和挣扎重生,它们完全属于作品的点睛之笔。
如果你也想领略渭河平原的雄浑激荡,想要走进那段震人心弦的激荡历史,那一定不要错过这本无删节的《白鹿原》,无论是民族秘史,还是复杂人性,它全都囊括在内!
点击免费看热门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