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磨山公园坐落于邯郸市西15公里处,园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湖光山色,水中倒映。游览于此,思绪穿空,假古道西风,飘飘然至赵国也。
鼓角声声战马吟
大磨山是紫山怀里(南侧)一座小山,庙湾山、鳌的山、外紫山、东山簇拥在它的周围;西河沟、老虎沟、老狼沟、鼋的沟纵横交错缠绕在它的脚下,泉水喷涌、溪流淙淙,携手并进,生成沁河。
远古时期,此处森林茂密,虎啸狼嗥、兔奔獾跑,松涛阵阵,山涧飞瀑。春秋战国,诸侯争霸,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策马扬鞭,强军狩猎,乃皇家西苑也。
至公元前270年,秦国围攻赵国重镇阏与,廉颇、乐乘均回复赵王“道远险狭,难救”,赵奢言“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赵王任命赵奢为将领,率军以解阏与之围。为了打赢“阏与大战”,赵奢在紫山筑室读书,在大磨山搭台指挥,操练兵马,待到时机成熟,挥旗西进,大败秦军,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魔咒,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战例。因此,赵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封紫山(含大磨山)为赵奢封地。
赵奢图
阏与大战
阏与大战军事图
大磨山作为赵奢训练兵马的军事要塞,《邯郸县志》和本土当代作家杨振勇编写的《紫山史话》均有记载和叙述。除此之外,当地曾有遗迹佐证,山脚下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刨出过锈迹斑斑的箭头、箭杆、铁马掌以及石锅、陶罐等,旁边至今尚有“校场口地”“马场地”“饮马坑”“步营地”“伙房地”等地块。同时,山下那条通往山西的交通要道,在这儿叫“铧箭路”,据村里老人们讲,这条路历来是东部平原去往山西的主要通道,单是磨出的车辙(黄石矸质地)便有尺余,直到解放后,才被南边的邯武公路取而代之。
大磨山作为军事要塞,近代曾被日本人发现。他们在大磨山上修建炮楼,与东陶庄村的二层石楼(相当炮楼)互为犄角遥相呼应,方圆十几里一目了然,像一把钳子扼守住了通往八路军129师的要道,致使大磨山周边成为了最残酷的敌占区之一。然而,大磨山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继承和发扬“两强相遇勇者胜”的精神,同日伪顽匪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西陶庄村民石柱娘把八路军伤员偷偷藏进给牲口放草料的土窑洞里,把全家合盖的半条棉被拿给伤员用,将仅有的半瓢小米给伤员熬米汤,被大家誉为“拥军模范”。在她的带动下,涌现出一大批做军鞋、捐军粮、救伤员、送情报的积极分子,她们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小星星,给漫漫长夜点亮了希望之光。
藏护八路军伤员的窑洞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全国大练兵。时任西陶庄村民兵连长的李存银同志(后曾任复兴区委副书记)带领民兵连,与全县民兵一道配合解放军,多次在大磨山上开展大规模实弹演习。每次大磨山必是“师部”驻地,坦克车、喷火器、机枪连、步兵排、工兵班在大磨山的周围穿插前进,民兵支援队、救护队、慰问队依据山势地形全程跟进,我们红小兵也参与了“战斗”,只不过是戴着荆条编的伪装帽在村口站岗放哨……
回望历史,赵奢与赵括父子二人的身影若隐若现,旌旗猎猎、鼓角相闻,他们同于此研习兵书、练习兵法,同于此出发向秦军交战,可是,一场大胜令赵奢成为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而一场大败令赵括成为了“纸上谈兵”的千古罪人!
大磨山像是赵奢夫妇的化身,守候着古道西风,遥望着重峦叠嶂,渴盼着儿子和四十五万将士魂归故里。
大磨山便在这金戈铁马的悲壮声中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石房石桥石磨盘
据《邯郸县志》记载,明永乐年间,先人们从山西洪洞大槐树派遣至西河沟两岸定居。因此地盛产陶土,人们以制陶为业,而得东、西陶庄村名。清朝中期,陶土枯竭,人们以开凿大磨山石头、打造石器维系生计。
先人们择水而居,砌石筑屋,那又高又陡的石头墙印刻着岁月的沧桑,那高低错落的石屋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的希望,那门口铺设整齐不断的石坡,映照着天南海北大磨山儿女的乡音乡愁。
那座横亘在西河沟上的石桥,曾是古道西风的咽喉要塞,大磨山牵手石桥,演绎着古城邯郸西大门曾经的繁华与辉煌。大桥两侧店铺林立灯光辉映,洪记车铺矗立在桥西侧,旁边的戏楼一年四季锣鼓喧天,委婉深情、幽默逗趣的武安平调落子让人们如痴如醉,过往商贾满脸春风,桥头上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石狮子石猴,驱散了车夫们征途中的疲劳和烦恼。只可惜1963年的一场洪水,将这座气势恢弘的石桥冲成了断桥,如今,大桥东侧的小耳桥依然像个孤儿似的,匍匐在逝去妈妈的身上悲伤着、哭泣着……
大磨山的石头属于白砂岩,其质地坚硬如砺,村里的老人们说:“大磨山的石头是打造石磨的天然石材,磨面速度快、蒸出的馒头香,山东人最喜欢咱这儿的石磨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由于用上了电磨,便没赶上推磨的时光,不过,晚上跑到谁家圐圙磨坊里藏老木(捉迷藏),倒是极具挑战和刺激性的游戏。腊月里钻进豆腐作坊,帮着往石磨眼里推豆子,拧一块刚刚压出的豆腐塞到嘴里,那个香鲜味啊,如今哪儿也找不到了。簸箕里的“小磨子”吱扭扭地转个不停,用鸡蛋从供销社换的坷垃盐转眼间就被磨成了雪一样的细盐。除此之外,那个年代的“老街”里,各类石器触手可摸,比如打麦场石磙,街道拴马桩,门口石门墩,猪圈里“猪不吃(喂猪用的石槽)”,捣蒜小蒜臼,而角落里“墩子的”最清闲,一年四季也就是在耩谷子的时候跑那么几天。当然,菜园里的辘轳架不论刮风下雨昼夜坚守在井台上,陪伴它的是那默默无闻的石簸箕,任由清粼粼的井水哗啦啦地冲刷着。其它像大小香炉、石狮石猴、麒麟石兽等,也都随处可见。现在回想起来,“老街”宛如石头工艺品大世界,我由衷的为它的精美而感叹,为它的厚重而震撼。
打造一副石质绝佳、薄厚适中、纹路清晰、雕刻精美的石磨盘是每一位石匠的渴盼。我爷爷曾说,从巨石上橇磨盘胚子开榫眼很关键,最多时需三十多个;而给磨盘胚子“开眼”则要选择黄道吉日、沐浴更衣、敬拜天地;而将一副磨盘的四周雕刻上“九龙戏珠”“鲤鱼戏荷”“紫峰晓月”等精美的图案,则或是名门望族慕名定制、或是向皇亲国戚进贡礼品。而待到一批磨盘打造完成,十几副磨盘在老洪店铺前整装待发,燃鞭放炮,焚香祭祀,一起出发。如何将一副磨盘(重五六百斤)卖往山东呢?这得需要将两扇磨盘用枣木棍穿牢,用特制的“磨架子”卡在两边,套上黄牛,人在后边抓住磨架子扶手掌握方向,使之滚滚向前。最难的下坡,需要牛倒拉车,还要他人帮忙打点支撑方可,否则稍有不慎,便会使石磨“放滚石”,造成人畜伤亡事故。
石磨图
石磨像天书一般,让今天的孩子们一脸懵懂。而我对石磨印象最深的是爷爷他们去山东卖磨盘,竟然不用带盘缠,沿路赊账,等返回时再一家一家结清。无怪乎那些店铺老板都夸我爷爷是“靠石头吃饭的人跟石头一样实诚”。
靠石头吃饭的年代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跟石头一样实诚”的精神却被大磨山儿女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了下来,而这种精神恰恰是当年“赵氏孤儿”三位忠义之士之诚信忠义的诠释和传承。
紫霞湖畔映朝晖
大磨山脚下的西陶庄村,深受紫山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一个只有三四百口人的小山村,竟居住着十余个姓氏,却能世世代代和睦相处繁衍生息,而且在清朝还考出过进士、秀才,清末出过一名道尹官员。这三户人家依山而建的进士院、秀才院石头拱门、青砖铺地、石狮雄踞、屋檐神兽、窑洞卧室冬暖夏凉、三进四合气势恢宏,是方圆百里数一数二的庭院。解放后该村传承尊师重教的风尚,相继考出大中专、硕士博士生几十名,乡贤辈出,远近闻名。村里的人们骄傲地说:“大磨山是一座福山,护佑着孩子们考学升迁。”
其实,这应该归功于当年紫山书院刘秉忠等讲学传道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该村世代秉持和传承“再穷再累,也不能耽误孩子学费;再苦再难,也不能辍学半途而废”理念的结果。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的春风助推大磨山成为了红极一时的“沸腾的金山”。然而,短暂的辉煌背后,大磨山承载着的古道西风、两鼠斗穴等赵文化、紫山文化,也随着自然环境的毁坏而破坏。
面对着几十座小煤窑几近疯狂地摧残,大磨山变得满目疮痍步履蹒跚。老人们聚在街口哀叹着:咱可不能一直给子孙们抢饭碗啊!要是这样发展下去,山毁了、树枯了、地荒了、河干了,人们不得不到市里买楼居住,村里的人会越来越少,往后的孩子们谁还认得乡音、辨得乡愁呢?”
恰在此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犹如雨后阳光拨云开雾,给人们指明了发展方向。以紫山湿地生态公园为核心的邯郸市西部生态屏障建设就此全面展开。
大磨山不再沉默,大磨山不再被遗忘,大磨山要梳妆打扮休养生息。
大磨山儿女们“壮士割腕,自断财路”,关闭小煤窑,消灭“牛皮癣”,修公路、架桥梁、筑梯田、复耕地、栽绿树、植花草,绿化大磨山成为了时代最强音。同时,对世世代代居住的村庄进行翻天覆地的改造,硬化街道、改水厕所、架天燃气、铺下水道、修复进士大院、装扮农家小院,一个彰显山清水秀自然景观风格、又蕴含地方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悄然兴起。
2019年春天,丛台区整合力量,开发建设了大磨山公园,对三千亩荒山和矿区植树培绿。如今,紫霞紫霭湖畔,法桐、金叶槐、金枝槐业已成荫,驿道索桥两侧,银杏、丁香、海棠分布有序,古练兵场上,紫薇、马兰、金兰菊、麦冬星罗棋布,园区绿化率达93%以上。大磨山已经成为了西郊又一处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休闲旅游场所。
日前,滏阳河水引入紫山、大磨山公园的引水工程业已竣工,一幅大磨山版的清明上河图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哗啦啦的河水,流淌着满满的幸福和希望;绿茵茵的树木,承载着山村的安宁和梦想;一畦畦的时蔬,飘着田园的清香和宁静;蓝蓝的天空,飞翔着大磨山儿女们的憧憬和未来。
据有关人士介绍,大磨山公园一期只是修通道路,实现绿化目标,即将开工的二期工程,将围绕紫山文化,建设“两鼠斗穴”励志园、“纸上谈兵”警示园、盘石文化展示园、红色文化教育园、弯弓搭箭体育园、张家(进士)杨家(秀才)古文化大院等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地方特色的的园中园,届时大磨山公园将实现质的飞跃。
站在大磨山上,但见古道西风,绿草茵茵,露珠们在昔日的古战场上嬉戏着追逐着,迎接着新的希望;紫峰晚霞,天堑通途,一批批游客沿着历史的足迹,探寻和感受着赵文化、紫山文化的神秘和厚重,满载着大磨山的热情和芬芳,向着四面八方逐梦飞翔。
昔日鼓声远,今朝雨露染。疑来仙境里,痴醉大磨山。
2020年6月16日
作者简介:岳纪维,网名清源,男,56岁,邯郸市人,散文爱好者,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邯郸市散文学会会员,曾在本地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发表多篇作品。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