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赵国历史

武安锡器加工业(待续)

时间:2021-08-11 10:09:55  来源: 山水人文(公众号)  作者: 山水人文  浏览: 分享:

 

武安锡器加工业(待续)

武安锡器加工业(待续)——邯郸文化网

锡是“五金”——金、银、铜、铁、锡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便发现并使用锡了。在我国的一些古墓中,便常发掘到一些锡壶、锡烛台之类锡器。据考证,我国周朝时,锡器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了。其实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是金,但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最早发现并得到广泛应用的金属却是铜和锡。锡和铜的合金就是青铜,它的熔点比纯铜低,铸造性能比纯铜好,硬度也比纯铜大。所以它被人类一发现,便很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极为辉煌的一页,这便是“青铜器时代”。

这里我不详谈这些和“锡”有关的大题材,只想说说和我们过去老百姓日常饮食生活密切相关的小手工业——武安锡器加工业。

由上面可知,既然金属锡的利用有很长的历史了,那锡匠的存在时间也不短了,他们活跃于我国历史至少2000多年,随着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他们早已淡出了我们的生活。究其原因,无非是科学技术的发达,铝制品、塑料制品以及玻璃制品既便宜又轻巧,而且样式也合乎现代人的需求,而锡制品成本较高,制作繁琐,样式陈旧,分量较重,被铝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所取代也就在所难免了。锡制品被取代了,那锡匠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武安锡器加工业(待续)——邯郸文化网

武安锡器加工业(待续)——邯郸文化网

一、锡的性质和种类

我国主要产锡区是云南和广西,其次为广东,湖南和江西。云南的个旧市被称为“锡都”。通常锡(Sn)是银白色微带蓝色的软金属,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形状的金属制品,也常用来焊接金属,用途颇多。原子量为118.70,密度5.75g/cm3,比重为7.3,熔点231.89℃,沸点2260℃。锡具有延展性大、抗腐蚀性好、熔点低、沸点高的特性。锡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易被氧化,所以它经常保持银闪闪的光泽。锡很柔软,用小刀能切开它。锡无毒,人们常把它镀在铜锅内壁,以防铜温水生成有毒的铜绿。牙膏壳也常用锡做(牙膏壳是两层锡中央着一层铅做成的)。近年来,我国已逐渐用铝代替锡制造牙膏壳。

锡有三种同素异形体:灰锡(α体)、白锡(β体)、脆锡(γ体)。我们日常所见的锡制品都属于白锡,白锡是银白色金属,有延展性。在武安,锡匠往往把“锡”称为“铁”,锡匠称为“白铁匠”,估计和白锡有关。焊锡,也含有锡,一般含锡61%,有的是铅锡各半,也有的是由90%铅、6%锡和4%锑组成,焊锡有“焊尽世上裂痕,弥合人间鸿沟”的美誉。在武安锡匠那里,锡的分类并非以上分法,他们仅仅针对白锡来分,根据白锡的纯度把其分为高锡(高铁)、中锡、下锡三大类。每一类又可分为大点子、中点子和小点子三类。高锡颜色发黄,花纹大,表面光滑,用手掰时,发出沙沙的“锡叫”声。中锡纯度稍次之,含铅、锑、及少量杂质,所有的焊锡必须用中锡,其他都不能用。下锡含杂质更多,发黑,用手掰时无沙沙的“锡叫”声,易折断,被称为“羊脆”。

武安锡器加工业(待续)——邯郸文化网

二、“锡疫“和“锡叫”

13.2℃~160℃是白锡最舒适的温度,平常的白锡为金刚石晶型,可在13.2℃时极缓慢地转变成灰锡,当温度远低于零度时才有明显变化,而在-48℃时变得最快,变为灰锡时锡制品完全毁坏,此时锡的晶体结构也会发生重新排列,原子之间的空隙加大,膨胀造成

的内应力使金属锡碎裂成粉末。首先在银白色的锡金属上出现一些粉状的小点,小点逐渐蔓延扩大,变成小孔,小孔也继续扩大,“溃烂的瘟疫”慢慢向整个金属蔓延,最后,边缘也分崩离析,全部的锡金属变成了一堆灰色的煤灰状粉末。温度越低,这种转变越快。而且,这种瘟疫还具有传染性,白锡若沾上灰锡,哪怕只有一点点,即使不是在低温下,白锡也会像被染上了病一样,开始腐烂,直到整块白锡全部毁掉为止,就像得了瘟疫一样。因此,人们称这种转变为“锡疫”。这是因为灰锡更稳定,灰锡原子的外层电子还会影响白锡的结晶,使白锡的结构也发生变化。

在南小河采访,问及这种现象,那些想当年的老锡匠,纷纷摇头,说哪有那种事,这么多年,经历多少春夏秋冬,也没见哪个锡壶或蜡台变成粉末。我说不是没有这种事情,而是我们武安冬天温度还不够冷,必须到-48℃时能变粉末。

锡还怕被弯曲。当锡棒和锡板被弯曲时,会发出一种爆裂声,令人毛骨悚然,人们称此为“锡叫”。这是由于锡晶体内分子排列的错位,相互摩擦发出的声音。对这种现象,还真有,南小河的张明太拿出一块锡板,使劲掰了掰,还真发出沙沙的响声。

160℃以上时,就会因受不了炎热,而转变为一碰就碎的脆锡。这是因为这个温度使锡发生了晶体结构的变化,为正交晶体。曾经有人用一根锡条给人施加烙刑,可是锡条刚碰到被施刑者,就因高温而粉碎了,结果,被施刑者逃脱了一场残酷的刑罚。

 

武安锡器加工业(待续)——邯郸文化网

三、武安锡匠的生活和历史沿革

在武安,相对别的村庄,锡匠最多的村庄当属南小河,好几个家族世代为锡匠,历时200余年,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锡制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才没有人从事这门小手工业了。在南小河,锡匠的后代还有几人,锡匠用的工具还有一些,为了使锡匠这门手艺不至于失传,武安民间文艺家协会担当起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重任,笔者多次去南小河采访锡匠后人,写下此文,以飨后人。   

南小河,紧在城南边儿,玉带河南岸,旧时代属比较贫困的村庄,房屋大多以河卵蛋为材料建筑而成,村人多为出卖苦力的装卸工和“挑八股绳”的收破烂者。姓氏以柳、李、齐、韩为大户,锡匠主要是柳、韩、李、孔四家,其中只有韩姓(韩何庆)一家在城里南关街开过铺子。从业人员多时达四五十个担子,上百人,少时几十人。从业的主要形式为担担子走街串村,在城里开铺子和在村里坐庄的不多。谈到这行业,村里80岁的一位老人说:这门手艺本村柳姓最先从事,是从山东传过来的,大约有200多年了,担担子走街串村干锡匠,是个受罪活儿,说句不好听话,就是要饭生意,赶个嘴,顾个生活,发不了大财。有一次在外忙了一年,往村里赶,走到南关街饿了,想买点东西吃,可家家门面关门,什么都买不到,一打听,原来是大年三十儿了,你说苦不苦。我那时和父亲,还有叔叔经常出外做活儿,一年四季不回家,担两个担子,一个担风箱和小柜子,柜子里放做活儿的工具和样品,另一个担子担着行李被褥和锅碗瓢盆儿。主要去处是武安西部,没有出过武安。到达某村后,找人多的地方落脚,那地方五行八作的人都有,比如补锅的,张罗的,做小买卖的。我先去沿街呼叫,招揽生意。生意来了,我父亲和我叔叔就开始做,我边看边学。那时活儿很多,一呼叫主家就都出来打用品了。如果主家要求送货上门,我还要记住门口,给人家送过去。人们打造的用品最多的是锡壶(酒嗉子)和蜡台(蜡签子),这两样是当时武安出嫁闺女时的常用陪嫁品。除此之外,还做吸壶、茶壶、碳火盆儿、锡碗、锡酒杯、暖脚用的扁圆暖壶。我们锡匠自己不带料,谁打东西谁自己拿锡料,那些锡料主要是废旧的锡壶和锡蜡台。我们的收入主要是小米,给现钱的不多,一个锡壶5斤小米,每斤小米当时市场价为8分,一年我们三人也就挣七八百斤小米,米挣多了,就卖给当地人或见到本村赶车的人让其捎回家。吃饭问题自己解决,因为自己带有火和锅碗,又有挣的小米,吃饭问题就解决了,只是伙食单调一点儿,上顿下顿吃小米,不是干的就是稀的,现在想想那时常吃的小米干饭就小葱拌豆腐,依然回味无穷。住宿,冬天主要是住店和借宿,夏天随便找个地方也就将就了。    

武安锡器加工业(待续)——邯郸文化网

武安锡器加工业(待续)——邯郸文化网

1945年武安解放后,不管是担担子的,还是在南关街开铺子的,都继续以此为生,直到1953年公私合营以后,这行业才出现了变化。当时在南门外武安县有个集体性质的企业,叫五金厂,南小河的锡匠都被公私合营了,成了五金厂的集体制工人,五金厂主要生产各种铸件以及黑白铁(洋铁片)加工,对锡器加工并没有兴趣。锡匠们也自然纷纷改行,干起了其他手艺。至此,锡壶业开始走向衰落。究其原因,第一是因为锡匠都进了工厂,无人再去走街串巷呼叫着或开铺子打造锡器了,即这一行的干家儿没有了。第二是此时出现了黑白铁加工业,洋铁壶,洋铁桶,洋铁勺等铁器在社会上流行起来,老百姓对锡器的依赖程度减小了。第三是社会习俗有所改变。以前出嫁闺女都打个锡壶啦,蜡签子什么的,现在解放了,陪嫁物品的种类有所改变,这两样东西已不是陪嫁必须的了。虽然没人做锡器了,但老百姓并没有停止对锡壶、蜡签子等锡器的使用,那些祖上留下的东西依然在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的时候拿出来用用。

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极“左”路线的统治下,个体经济无从谈起,做为小手工业者的锡匠,或在工厂劳动,或在家务农,想搞个体加工想都不敢想。一直到文革结束,政策有所松动,南小河的一些锡匠才偷偷在家制作了一些锡器,到城里南关街摆个小地摊儿来卖,一个小锡壶,价格也就六七毛钱。改革开放后,倒有几户还想进行锡器加工,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都不干了,原因是,塑料制品、铝制品、瓷器、玻璃器早已充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锡器被挤出了市场,没有生意可做,挣不到钱,谁还干这一行呢?至此,武安锡器加工业和锡匠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对锡器的使用,只有祖辈留下的蜡签子过年时用一下,其他东西都被人们丢弃在一边,不再使用了。

武安锡器加工业(待续)——邯郸文化网

武安锡器加工业(待续)——邯郸文化网

四、锡器加工业和补锅业之对比

一、规模和人数

锡匠在武安以南小河一村为主,而且村中仅有四姓从事此业。其他,全县就城里一街和河渠各有一家,从业人数多时也只有百十号人,少时只有四五十人。而解放前的补锅业从规模和人数上都远远超过了锡器加工业,武安西部的西庄、南庄、团城、营井、东西万安等好多村都有大部分人从事补锅业,全县约有补锅匠3000多人。    

二、行走地域  锡匠的活动范围以武安本地为主,向周围安阳、邯郸、长治、邢台等地辐射,据说南小河只有一户从武安来到邢台平乡落户,才把锡器加工业发展到了那里。主要原因是锡器加工业并非武安独有,别处锡匠甚或比武安锡匠更强。补锅匠的行走范围是:北方数省全踏遍,包括东三省、直豫鲁、山陕甘、内蒙等地均有补锅匠的足迹。    

三、史书记载  1940年版武安县志,对南小河村的锡匠没有提及,只提到本村多装卸工人。1990年县志也没对锡匠进行记载。而补锅匠无论是1940年版武安县志,还是1990年武安县志均有详细记载。

武安锡器加工业(待续)——邯郸文化网

武安锡器加工业(待续)——邯郸文化网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lishi/2021-08-11/4889.html

武安锡器加工业(待续)——邯郸文化网

武安锡器加工业(待续)——邯郸文化网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武安锡器加工业(待续)——邯郸文化网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晋城远近闻名的画家村:李圪塔艺术写生基地
晋城远近闻名的画家村
安阳:古都传奇三千年
安阳:古都传奇三千年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
我国“唯一”没有蚊子的城市,曾是七朝古都,却鲜为人知
我国“唯一”没有蚊子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