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丛台之声

鸟瞰邯郸之:太行山巅的云顶人家

时间:2019-05-21 15:23:40  来源: 老崔视野  作者:邯郸老崔  浏览: 分享:

原题:上帝视角之:太行山巅的云顶人家

 

东太行最大的“垴”

 

和最红的“沟”

 

▲(太行山的云顶人家。摄影@邯郸老崔)

  

太行山上最大的“垴”

在东太行武安市东部的

沙河柴关乡北,

有一个“一垴三村”的古村落奇观。

叫“垴”的村庄大都位于山巅之上,

被称为云顶人家。

一般来说,

其特点和条件决定了,

其规模都比较小。

但是,

这个座落在海拔700800

山顶平台上的“一垴三村”

繁衍发展到现在,

居然拥有了720户农家,

2500口居民,

160公顷耕地,

堪称奇观! 

据考证,

这个“一垴三村”,

在太行山区

应该是规模最大的“垴”了!

 

(请横屏观看)

 

▲(一垴三村。海拔700-800米,其北部不远处是海拔350米的东石岭水库,相对高差达400米左右。方位:114°0604E36°5628N。摄影@邯郸老崔)

 

相传在明永乐年间,

由山西迁徙而来的先民发现此地,

并在此垦田立村。

先后有杜姓、陈姓、彭姓等人家

陆续迁来, 分别立村。

依姓氏和地形分别取名:

杜垴、陈垴、彭垴。

成就了“一垴三村”的地理特例。

 

 

▲(通往彭垴村的羊肠小道。摄影@邯郸老崔)

 

彭垴村位于“一垴三村”的东部,

它是垴上最大的村庄。

现有370户,1200多口人。

这条通村羊肠小道从825乡道起始,

到彭垴村长约6公里,

高差达300米以上。

可见称“垴”为云顶人家

名副其实。

它确实是一个

高高在上的地理存在啊!

 

(请横屏观看)

 

▲(陈垴村及其赖以生存的山巅梯田。位于“一垴三村”的中部,图右上角的深色部分是村后的悬崖峭壁。海拔:750米。摄影@邯郸老崔)

  

太行山上的“沟沟垴垴”

 

纵贯南北的千里太行山,

有无数个沟沟垴垴,

也有无数个

被冠以“沟”或“垴”的村庄。

 

▲(随处可见的沟沟垴垴。地图截图。)

 

上面的地图截图显示,

在邯郸武安市寺峪垴村

方圆5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集中了“一群”沟沟垴垴。

 

寺峪垴下有寺峪沟,

向南隔沟相望是梨树垴,

两垴之间是可以对唱山歌的那种,

想想都觉得是那么浪漫!

向北越过岭是赵水沟,

附近还有暴榆树垴、苍洞沟,

听名字就觉得有故事。 

这种叫“沟”称“垴”的村庄

“成群结队”的情况,

在太行山地区随处可见。 

那么,

这些叫做“沟”或“垴”的村庄,

在现实中是怎样的一个

地理形态呢?

  

先说说“沟” 

沟,

在这里指的就是山涧、山谷。

建于山涧谷底的村庄,

常常称为“沟”。 

“沟“与”垴”是相对而言的,

“沟”的高度未必低,

“垴”的海拔未必高。

比如,“梁沟”的海拔1100米,

而“寺峪垴”的高度只有880米。 

与“垴”相比,

称作“沟”的村庄

大都土肥水丰,

交通方便,

相对富庶。

  

东太行的村庄中,

最为知名的有两个“沟”:

一个是朝阳沟,

一个是梁沟。

它们在不同年代

发生过各具特色的红色故事。

 

朝阳沟

是因为著名现代戏《朝阳沟》

而知名。

这里是中国著名现代戏曲作家

杨兰春的出生地,

也是名扬全国、家喻户晓的

知青爱情剧《朝阳沟》

创作及剧中主要人物

银环、栓保的原型地。

现在,

朝阳沟已发展成为一个

著名旅游景区。

 

 

▲(武安市梁沟村。海拔:1100米。方位:113°4716E36°5650N。摄影@邯郸老崔)

 

梁沟

之所以被关注,

是因为它的红色背景。 

抗战时期,

这里曾是八路军第二大兵工厂

梁沟兵工厂所在地,

因而被称为太行山最“红”的“沟”。

从地理上看,

梁沟村与山西省左权县接壤,

它三面环山,峰削壁立,

沟内水源丰富,植物茂密,

唯有一路通向外界。

军事上看,

这里地势险要,

易守难攻,

这应该是当年八路军

在这里建兵工厂的因由。 

党史记载,

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

曾两次来厂视察。

现在,

梁沟兵工厂遗址已成为

革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说完“沟”再说“垴”

 

 

▲(武安市寺峪垴村是个美丽的小山村。村前村后有不少梯田。海拔:880米;方位:113°5058E36°5007N。摄影@邯郸老崔)

 

垴,也有称为脑、瑙、硇的,

是指山岗、丘陵比较平坦的顶部。

 

它有三个特点:

1. 离天近,离地远。

站在这个山顶台上,

感觉自己离天很近,

近到伸手就可以触摸到云;

但这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

 

2.有一定数量的可垦土地。

不然不足以支撑建庄立户。

 

3.干旱缺水。

太行山“水缺贵如油”,

何况是在山巅,

农民耕作基本都是“望天收”,

为了祈雨,

很多村庄建有龙王庙。

 

 

▲(寺峪垴村的山顶农田,在晨光的映射下,充满了诗情画意。摄影@邯郸老崔)

 

中国地理学泰斗胡焕庸先生认为:一般来说,只要有可能,人们总是选择那些气候良好、水源可靠、土地平坦肥沃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居留地。在这里,用同样的劳动和资本,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人口也易于繁殖起来。(《中国人口地理》华东师大出版社)

 

“垴”的特性决定了

它并非宜居宜业之地。

那么,

为什么仍然在“垴”上出现了

众多的聚落或村庄呢?

 

1.地理因素的影响。 

形成村落的“垴”,

都拥有一定规模的可垦土地,

这些土地可以基本承载

人们的最低生活需求。

但并不是所有的“垴”都会形成村落,

有的可能只能成为一个据点。

 

在磁县炉峰山附近,

老崔发现了一个

位于山顶平台上的古石寨。

据观察,

它只是一个

临时性垦荒、放牧的据点。

 

 

▲(古石寨。这是山巅台地上垦殖、牧羊的临时性“周转房”。放大了图片看,可以看到崖边羊圈里真的有一只岩羊。海拔:800米;方位:113°5541E36°2334N。摄影@邯郸老崔)

 

2.历史变迁的影响。

 

历史上大规模有组织的人口迁移

发生在明朝初期,

主要是从人口稠密区

向人口稀疏区的移民,

也包括屯垦戌边。 

到明朝后期,

由于政治腐败、

农民破产加剧,

出现了全国性的“流民运动”,

也就是农民的大规模逃亡。 

在流民潮中,

有向繁华地区流浪的;

也有奔向

“山林深险,土地肥饶,

刀耕火种,易于收获”,

有着“易为屯聚”条件地方的;

还有“回流”原地的。

 

(请横屏观看)

 

▲(沙河王垴(瑙)村的山顶耕地,宛如大地调色板。摄影@邯郸老崔)

 

3.文化观念的影响。

 

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垦殖历史极为悠久。

 

这里的先民

奉行“穷家难舍,故土难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信念。

所以在明朝后期的流民运动中,

出现了“回流”中原现象。

 

这些“回流”的人口

很难再融入原迁出地,

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

就近选择条件差些,

但足以靠劳动养活自己的地方

“开疆拓土”,

上“垴”求生

就成了一个自然合理的选择。

也由此,

使得纵贯

京晋冀豫四省市的

千里太行山,

成为开发程度最高的山区之一。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莫迪里阿尼:追求美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莫迪里阿尼:追求美是一
到河北大名古城逛夜市去
到河北大名古城逛夜市
王化云:新中国治黄事业的开拓者
王化云:新中国治黄事业
巫鸿:美术史研究中材料、问题、方法的衔接和转换——以乾隆为例
巫鸿:美术史研究中材料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