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赵国历史

看黄河流经馆陶县在哪个阶段:历史上黄河改道的几个阶段详解

时间:2019-06-10 16:01:02  来源:大运河时空  作者:  浏览: 分享:

  

黄河——古代“会走的河”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世界的第五大长河,也是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母亲河流。

 

关于黄河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尚书》中,这一条最早被称为“禹河”的河道在今天的河南省孟津县,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历史上也常常会发生黄河决口的现象。所以,民间也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这样的说法,一个村子以前位于河水的东面,随后也可能变到西岸去,所以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说法。

 

 

 

历史上黄河改道的几个重要阶段

 

1,周定王五年

 

在周定王五年,也就是公元前的602年,是黄河的第一次改道出现的年份,洪水也是从宿胥口(今天的淇河与卫河的交汇处)夺河而去,东行四川,北合漳河,至章武汇入大海,这条河已经在禹河的南边了。

2,汉武帝元光三年

 

在公元前的132年,黄河在今天的河南省濮阳县决口,再次向南方移动,决堤之水向东南处开始,经由泗水处直接汇入到了淮河。在历经23年过后,虽然也历经了堵塞,但是不久又向南分流为屯氏河,再次历经几十年才回归到了故道。

 

在公元前的39年,黄河在下游鸣犊口决口,留下的遗址目前仍然在山东和河北两个省份中的部分地区。后来经过隋炀帝的开凿永济渠,山东境内的一段就是利用屯氏河的故道修建而成。

永济渠示意图

3,王莽建国三年

 

在公元11年年也就是汉代的王莽时期,黄河又在今天的河北临漳县西决口,向东南冲进了漯川故道,经由今天的河南,山东,阳谷和聊城地区,又通过山东的东临、惠民等地,至今天的利津一代汇入到海洋。在此后的60年内,黄河这个中华文明的河流久不堵塞。

 

东汉的明帝时期,著名的水利专家王景曾经对黄河加以治理,取得了显著的功勋,在加上当时的政治背景,少数民族的南下,北方的乱砍乱伐现象大为减少,草原上的植被都得以恢复,也巩固了黄河两侧的土基,决口现象大为改善,这一次的改道,也是具有显著成效的一次。

 

一直到唐朝和五代时期,除了“汴晋之战”时朱温为了对付敌军曾经三次认为的修改黄河的决口之外,极少再有决口的事件出现。

4,北宋初期的决口事件

 

到了北宋时期,黄河再度出现了决口的事件发生,在短时间内,短距离内的分流河道逐渐的增多。

 

宋仁宗八年,也就是公元1048年,黄河再次改道,冲决今天河南的濮阳处,向北直奔大名(今天河北的大名),经过聊城西到今天的河北青县境内,和卫河相汇直接入海,在那个时期,宋代人称这个河流为“北流”。12年后黄河在今天的河南再度发生决口,流经山东的朝城、馆陶等地,宋人称之为“东流”。东流的河水每相隔不到40年就出现断流的情况。

 

南宋时期,为抵御少数民族金兵南下,守将杜充在滑州地区人为的决开了黄河的堤防,造成了黄河河道的改道频繁,至此,黄河由北面进入渤海改为由南部进入黄海。

1855年之前,黄河主要是在南面地区发生摆动,时而也会有北面的冲击,但是都被人力清洗过的改道逼到南面。

 

从周定王的五年至今,两千多年的时间中,黄河下游的河道经历了从北到南,又从南到北的大循环摆动现象,但是基本上最终都以孟津作为顶点,实现了河流的改道。

 

历史上济水被黄河“所夺”的秘密

 

在《诗经邶风》中有这样四个字的描写“匏有苦叶”,而“匏”指的就是先秦婚礼中合卺的仪式中所用的道具,讲的是古代女子对于婚姻中的理解和理想中的伴侣的殷殷期盼,而“匏有苦叶,济有深涉”中的“济”指的就是古代的济水。

 

古代的济水河流位置非常的显赫,是《尔雅》中提到了四渎——江、河、淮、济这四条独流如海河流中的济水河流。

 

在古代,很多的皇帝需要在重要的日子里祭祀护名山大川,就包括着四条河流,可见济水的影响力和悠久的历史。

 

在唐末时期,五代的道士杜光庭编撰的《天坛王屋山圣迹记》中国有这样的一则故事:黄帝被蚩尤做的“十里雾”所战败,退到了济水流域王屋山的天坛山上,在此拜祭了王母,王母感其诚意,于是就找来了九天玄女,黄帝有如神助,打败了蚩尤的军队,统一四海。

 

从此以后,黄帝每一年的八月十五都要去天坛上拜祭王母,历史上各朝各代的皇帝也都纷纷效仿圣君所为,在此祭拜,等到了明清迁都到北京之后,皇帝不堪山高路远,于是就在北京的同一轴线地区修建了天坛,用于祭拜。

 

虽然这是一个传说,但是它足以说明了济水的重要尊贵地位。

然而发展到了今天,为什么这么神圣的济水今天却鲜为人知呢?在《禹贡》中有这样的记载:“导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邱北,又东至于菏,有东北会于汶,有北东入于海”。

 

济水的位置和黄河是大致平行的,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相关地貌的改变,济水在东汉王莽时期也出现过旱灾,在唐高宗时期通而复枯。同时,再加上黄河的多次改道,济水的下游逐渐被其所夺,黄河冲入了济水河床而入海。

 

所以,独享尊贵的济水也只能被黄河所夺,适者生存,物竞天择,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