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磁州窑

磁州窑的陶瓷历史及艺术表现特征

时间:2018-06-19 11:21:21  来源:磁州窑的陶瓷历史及艺术表现特征 作者:翼雲 磁州窑陶瓷工艺简练流畅、挥洒自如、历史悠久、中外闻名,其典型代表是白釉瓷  作者:翼雲  浏览: 分享:

 


磁州窑陶瓷工艺简练流畅、挥洒自如、历史悠久、中外闻名,其典型代表是白釉瓷、黑釉瓷和白地黑花釉下彩瓷。这种表现手法,一改过去以刀在瓷胎上刻划的奔放笔法,转而以娴熟的绘画技巧,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蓬勃的生命力,无论是花鸟鱼虫、山水人物,还是诗文书法都洗练潇洒,简洁明快,将古代制瓷工艺与传统绘画艺术高度结合,成为中国陶瓷史上一朵绚烂多彩的奇葩。

磁州窑在今河北省磁县观台镇一带,因地属磁州而得名。磁州窑始烧于宋神宗元丰年间,是宋代北方民间瓷窑之一,所烧瓷器均供邻近地区百姓实用。多少年来,由于民间色彩浓郁,一直不为士大夫阶层赏识,因此宋代文献不曾见记载,直到明初《格古要论》一书才提到它。此后记载磁州窑的文献逐渐增多,但多数带有文人雅士的偏见,对磁州窑陶瓷艺术品缺乏公允的评价。

磁州窑的鼎盛期是宋、金、元时期,在这三代里,磁州窑以其高超的艺术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步入了鼎盛期,形成了以磁县观台镇、峰峰矿区临水镇和彭城镇为中心的窑口。

宋代磁州窑以生产瓶、罐、碗、瓮、盆、缸、枕之类的日用生活品为主,造型实用、纹饰生动、品种繁多。金代时期,磁州窑的窑场进一步扩大,产品种类更加繁多,且风格豪放,特别是在陶瓷装烧工艺上已有重大改进,出现了叠烧技术,大大提高了窑炉的产量。金代的红绿彩工艺是陶瓷装饰上最早出现的釉上彩工艺。到了元代器物造型变得硕大、浑圆、厚重、粗犷,以大型罐、盆、瓶类居多,其中白地黑花枕是主要产品之一,其枕面上绘满人物故事、花卉图案,或题以诗词,而且以“张家造”最为著名。元代磁州窑装饰除白地黑花外,或加以棕色,或在黑花上罩以孔雀绿釉,色彩更显得丰富多彩。

磁州窑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千古民窑,虽说到了元代逐渐走向衰败,但也一直没有停止生产。据《大明会典》记载:“在彭城镇设官窑四十余座,岁造瓷坛堆集官坛厂,舟运入京纳入光录寺。明弘治十一年,进贡于皇家之瓶坛达一万一千九百三十六个。”这段文字说明当时这一地区的窑场再次兴旺发达,上承宋、金、元民间工艺传统,下启清代粉彩装饰艺术。特别是设立了官窑后,大批精美的瓶坛征用入宫,提高了磁州窑的地位。这一时期的器物造型更加稳定、秀气,无论是日用瓷的碗、盘、碟、罐,还是供皇家用的瓶、坛,都更加注重装饰,绘画娴熟、线条流畅、色彩艳丽。清至民国时期,彭城镇的瓷业生产多以民间日用瓷为主,继续发展并表现出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尽管磁州窑器胎釉粗糙,格调朴拙犷野,使之不为当时上层社会所重视,但其反映出的民间浓郁的生活气息,却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它主要反映出了三个艺术特点:

第一:磁州窑器物毕竟是民间陶瓷艺术,而且这种陶瓷艺术来源于生活,磁州窑工匠师们把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趣闻、轶事加以概括总结,用纯熟简练的笔触、刀法画刻在瓷器上,使从事生产劳动的人们感到了题材的贴切亲和。

第二:磁州窑的白地黑花彩绘装饰是一种新型的陶瓷综合艺术,它把制瓷工艺和传统绘画艺术结合在一起,于器物的主要部位画上人物、山水、鸟兽、花卉等题材,画面线条流畅,题材生动亲切,色彩对比强烈,构成了磁州窑的独有格调,而且价格低廉,成为一般城乡群众推崇喜用之物。

第三:磁州窑的装饰丰富多样,不拘一格,除常见的白地黑花,还有白釉酱花、白釉划花、白釉剔花、白釉红绿彩、珍珠地划花、白釉绿彩、白釉褐斑、绿釉黑彩、白釉、酱釉、黑釉、低温绿釉及三彩釉陶等等十几个品种。如此繁复的装饰工艺,是其它窑系产品所无法比拟的,因而它在宋代几大窑系中赫然自立,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也具有独特的贡献。

 

磁州窑器物之所以在民间广受欢迎,还在于它丰富的文化内涵、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和娴熟流畅的画刻技法。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的突出特性:

第一:题材的广泛多样性。磁州窑白地黑彩瓷枕表现的题材丰富多样,枕面以画人物最为生动,如马戏、婴孩、蹴球纹枕等,尤以婴孩为主题的最是独具匠心,无论是做游戏、蹴球运动、莲塘赶鸭、还是持竿钓鱼,画面简洁生动,显示出画师的高超技巧。此外还有画动物的狮虎纹枕、熊纹枕,画飞禽的芦雁纹枕、花鸟纹枕、仙鹤芦苇纹枕、喜鹊登枝纹枕及鱼藻纹枕等。此类瓷枕底部多有“张家造”印记,“张家造”瓷枕是东艾口窑产品。由此可知宋代盛行瓷枕,而且有专门从事生产瓷枕的作坊,东艾口窑便是其中一处。

在瓷枕之外其它器物的绘画题材中,则以花卉纹饰居多,独特的花卉纹饰始终贯穿于磁州窑发展的整个过程。窑工们用刀或竹木一类工具在胎体上刻划,或用毛笔在器物的主体部分写意勾勒,形成简单明快、饱满典雅的艺术风格,这也是磁州窑最常见和最突出的艺术表现形式。花卉纹饰围绕着“富贵”、“福寿”、“如意”这样的吉祥主题,表达人们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磁州窑最常见的花卉纹饰有以下几种:

牡丹纹。牡丹自古以来就以雍容华贵、仪态端庄享有“富贵之花”的美誉,因而无论在宫廷或是民间都常以它作为富足和高贵的象征。

莲花纹。莲花亦指荷花,它高雅圣洁,出泥污而不染,是佛教中佛的化身,因此莲花纹、莲瓣纹是古代陶瓷装饰的典型纹样之一。

芍药纹。芍药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古时男女交往中,常常以芍药相赠,以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喻,故芍药又称“离别草”。

菊花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菊花便是秋天的代表花卉了,菊花盛开之际,不同品种的菊花尽展风姿,犹如严冬之前的最后一道风景线,唐代诗人元稹就在《菊花》中写道:“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葵花纹。葵花盘硕大饱满,叶儿绽放,形态丰富,与陶瓷主体交相生辉,相得益彰,表现出一派果实累累的盎然生机。

 

磁州窑的陶瓷历史及艺术表现特征

第二: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在磁州窑的器物上,充斥着各种文化艺术的符号和内涵。比如瓷枕和瓶罐上的题字,字数多寡均有,少则一个字,多则一首诗,既是一种书法艺术的展现,又是当时意识形态的反应,内容包括诗词、记事、警世格言或器物用途说明等四类。宋金两代流行词牌、曲牌,瓷枕上可见的有《满庭芳》、《普天乐》、《阮郎归》等,河北磁县彭城出土的《朝天子》枕,词为:“左难右难,枉把功名干,烟波名利不如闲,到头来无忧患,积玉堆金无边无岸,限来时,悔后晚,病患过关,谁救得贪心汉。”

惊世格言一类较多,象“常忆离家日,双亲抚背言,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寻宿,鸡鸣再看天,古来冤枉者,尽在路途边。”用以提醒家人外出的:“众中少语,无事早归”、“有客问浮事,无言指落花”,以及单提一个“忍”字者,均反映出当时北方人在女真族统治下的思想情绪。瓶上提“醉乡酒海”、“清沽美酒”和“风吹野外十里香瓶”等字的,一望便知是装酒瓶。

到了元代,瓷枕的造型基本归为长方形,通常枕面两端绘繁密的牡丹、菊花、石榴花等,向内开光的大幅枕面装饰以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为主要题材的内容,如:“项羽渡江”、“柳毅传书”、“司马相如桥头题诗”、“唐太宗便桥见虏”、“宋太宗雪夜访赵普”等,以及元杂剧人物故事。这些都从文化内涵和欣赏品味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它表明磁州窑的艺人已经跳出单纯的花鸟鱼虫的小文人意识,开始审视和记录历史,以反映社会的姿态来实现自己的使命。因此说,元代磁州窑瓷枕的绘画装饰在磁州窑艺术中最能体现历史的厚重感,也最富有民族性、民俗性,同时也印证和诠释了比它晚上百年的明代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中有关故事的流传和成书过程。小说家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代,他取材于各种话本和民间传说,包括瓷器中的三国人物的再创造,如磁州窑“火烧博望”画枕生产在元代,但画面上表现的是宋元时期三国故事流传的结晶话本。

 

磁州窑的陶瓷历史及艺术表现特征

第三:表现手法的多彩性。磁州窑系是北方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历史悠久,窑口众多,器物品种造型也是丰富多彩,难以记述。比较典型的有宋代的四系瓶、盘口瓶、梅瓶、行炉、盖罐、盘、盆等,金代的人物佣、女真文瓶、折沿盆、花口瓶、瓷枕、镜盒、壶、碗等,元代有各式瓷枕、人物佣、动物佣、大口罐、皮囊壶、扁壶、花瓶、大碗等。其艺术装饰手法有白地剔花、黑地剔花、珍珠地划花、黄釉划花、黄绿釉划花、白地黑花、绿釉黑花、白釉绿斑、白釉褐斑、白地褐彩、白地黑彩、白釉褐彩黑花等。仅瓷枕的造型就有虎型枕、如意枕、长方枕、八角枕、椭圆枕等。另外,磁州窑还生产过“磁州天目”碗、黑釉玳瑁盏、兔毫盏等。总之,磁州窑生产的器物汇集了陶瓷艺人们的多种艺术手段,表现出书法、绘画、刻划、点染等高超技法,向世人呈现了一件件色彩斑斓、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艺术作品。

磁州窑的白地黑花瓷工艺和红绿彩工艺代表了北方民窑瓷绘画的最高水平,其瓶、坛类产品在明代曾大量作为贡瓷。磁州窑产品种类繁多,绘画题材丰富,花鸟鱼虫、山水人物、民俗风情、诗词戏曲无不涉及,真实地记录了古代多彩的民间风俗,成为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史和北方陶瓷史的宝贵资料,目前,磁州窑艺术品在日本和欧美博物馆都被重点收藏和陈列。

 参考书目:冯先铭主编《中国陶瓷》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yd03208109)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