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色邯郸

八特人心中的那座永恒的丰碑 记全国劳模八特村老支书农会主席孔繁义

时间:2021-07-06 15:45:03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张海江 提供  浏览: 分享:

 

八特人心中的那座永恒的丰碑

记全国劳模八特村老支书农会主席孔繁义

前言

左鼓右行日悠悠,临磁背洺几度秋。

前朝拜相何不在,后世封神殿自留。

这统清同治八年的古石碑现存八特双委会大院内,他不仅说出了八特村的地理位置,还解读了八特煤瓷窑总工程师、赵国丞相廉颇与该村起名的历史,及八特蔺相如“完壁归赵”、“两屈秦王”、“胸坏坦荡”、为老将廉颇抛弃前嫌,共扶社稷的悲壮典故。被后人称誉为一代名相,且被村人拜为“窑神”之事实。

八特左临鼓山,右倚太行,北依洺水南临磁州。隶属河南省漳德府磁州武安县管辖。该村山清水秀,物华天宝,历史上被称为洺南要塞。亦缘由大气之灵气,孕育出千古伟人荀子、一代名相蔺相如、武安君李牧元朝丞相龙聚云、清代五品州官韩锦城、清千总武官申致遠、解放军中将李炳辰、著名电视剧作家韩飞等。解放初又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党支部书记、农会主席、大队长孔凡义。他领导的八特古镇,由于功劳卓越,被誉为,红色敌后保垒村。

一、敌后红色堡垒村

孔繁义出生于1900年,“七七事变”时他与父母,弟弟一家人从武安神南峪村迁到八特村后与孔壁一李氏结婚。1937年事变后,邯郸、武安、磁山、八特、和村及南乡一带为日占区,1938年老党员韩起鑫、武安太行山区白根贵奉党的指示潜回八特,开展党在白区的地下活动。韩、白认为孔凡义是棵根红苗正的好青年。将他发展为党的外围党员偏重培养。抗战中,他动员组织村中热血青年当八路军打鬼子。组织青年翻封锁沟(约深宽为各6米)越城墙(下宽1.5m-2m,上宽0.5m-1m)、铁丝蒺藜网,到武安、涉县、磁州当八路军。还组织村民往解放区及八路军根据地运送禁物如:(棉、布、盐、煤油、粮食等)有力的支援了解放区敌后的抗日工作。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来八特视察过。对八特古镇今后的方向作了发展纺织染布的扫盲,土改各阶级成分划分支援,可见指明了方向。我国北方局书记,工运杰出领袖刘少奇曾多次来八特播下革命的火种。数次来八特从事敌后革命运动。吃住在村保垒户家中、白天写文件、写报告、夜半在青纱帐、旧砖窑、密林中、子母石岩洞、召开武安县各地下党,游击队,地下联络点负责人开会,听汇报、布任务。刘少奇同志还有一重要任务:就是组织领导了六河沟煤矿工人们的三次胜利大罢工。有力地策应中央红军粉碎蒋匪军对根地一、二、三、四次反围剿。

此外,在刘少奇陈赓旅长,纪德贵等老一辈革命家当年播下的革命火种。己在八特人心中深深的扎下了根。据一二九师第三支队田长江吴福善回忆录载文,“八路军第四支队筹建于八特村”。陈赓大将率部队驻扎于八特村十字街。纪德贵司令在八特开有“纪”号豆腐房,那时的八特有我党地下联络站。如:“八特山货行”经理王洪勋烈土,“粮行”经理申思芳,镇长申太享等人都是(我党内线人),当时八特名为敌占区,实际上早已成为我八路军刘邓大军的“敌后红色保垒村”。

根据村官韩守杰介绍,孔繁义原籍是武安神南峪人,后逃荒迁至武安南乡八特村居住。他睹日寇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在吾中华犯下的滔天罪行。日寇的铁蹄肆意蹂躏,百姓离乡背井,四处逃生,民不聊生,尸横遍地的惨景。早己印记在他那颗心中。他对日寇有着家仇国恨。发展为地下党圈外党员后,多次组织青年当八路,打鬼子,当时有一热血青年刚娶妻,孔繁义等动员后毅然到涉县当八路,后升迁为将军,村人曾编颂情郎歌颂。     

送情郎送到弘济桥,小妹妹有话说于郎,哥哥是八特的钢铁汉,怎容日寇烧杀抢。家中爹娘常牵挂,有俺翠莲护身旁。

送情郎送到滏口经,三尺红绸系郎身,过了阳邑是涉县,有天兵天将八路军。

……

二、一切权力归农会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八路军129师一部开进八特村,在村中心十字街,李牧庙,(后改为白起庙,关帝庙)前,召开村民大会,庄严宣告:“日本鬼子投降了”八特古镇解放了!!数千人(含域外村民)的大会上,顿时,群情激昂,“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八路军万岁”的口号声顿时响彻云宵。随后,八路军文工团演出:“捉鬼子”快板书等村民喜爱的节目。村中耄耋老人回忆道,快板的台词:“打竹板响连天,让毛驴道毛驴,毛驴不是个好东西,日本鬼子罪滔天,烧杀抢淫欺傉咱,绝户头事他干净,今天押他来审判,从此八特解放了,人民永跟共产党,吃白面住楼房,电灯电话楼上楼,芝麻花开节节高,衣食住行不发愁。好好,人民永远跟党走,衣食住行不用愁。(热烈掌声)

此时的孔繁义己步入中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农会主席、大队长。(韩庆X提供)负责土改运动。邯郸战役前夕,八路军兵工厂、八路军野战医院,先后进驻八特村,后勤保障的重担等重任一下子压在他身上, 是孔繁义一生精神充沛,最繁忙时期。也是他浓笔重彩,可围可点的人生辉煌,他呕心沥血,披肝沥胆,不仅为邯郸战役负轻重伤员,号房子,安置伤员,发展村中青年韩文秀等兄妹协助,医院救护,还委派村人为野战医院驻所安置在申家大院,还为八路军兵工厂(由武安梁家沟迁来)。配备村人烧火、拉风箱、为修好邯郸战役缴获的国民党缺胳膊少腿的武器外, 又派村中民兵赶着毛驴、骡子沿滏口经南北川古道运往涉县打老蒋用。

为了做好八路军兵工厂,八路军战地医院首长和指战员的安全工作。孔繁义需要亲自制定落实。分别动员农会民兵腾房与高墙院落出走方便的富户房主。派根正苗红的贫雇农基干民兵。除派持枪民兵看护驻地外,另派持枪民兵至村周边三班巡逻。以防国民党残匪的袭击。

另外他责成妇救会主任霍庆梧组织妇女做军鞋、军衣、儿童团站岗放哨,查路条,村南××娥,娘家和村镇人,人少地多,农忙时常有太行山解放区青壮年人的我党情报人员当短工,一来二往熟悉了。

当她得知八路军缺盐时,(日禁货)变卖家产买盐,分成数小包,让收工的解放区短工情报员带回解放区给八路军。他组织妇女为八路军做军鞋,他说当时咱八路军穷,俺就把出嫁布、衣、拿出来,在煤油灯下一针一线的纳鞋底儿。八路军为了咱打平汉战役,伤的死的全是20岁上下的年轻人。白茬的棺材摆满了街中心十字街。咱八路军战士成天走路,好布耐磨,说着她唱起了那首歌谣,最后一粒粮送给咱亲人,最后一尺布用来补军衣。最后一头牛送去治红伤(弹伤)最后一棉被盖在烈士身上……

在党支部书记农会主席孔凡义为首的党支部领导下,八特古镇出现了“父送子”“妻送郎”奔赴战场打老蒋。运送枪炮,救护伤员,支前队伍运粮忙的情景。

村人作拙词为八特英雄赞歌:

(一)

左鼓右行日悠悠。临磁背洺几度秋。

战火硝烟随远逝,难忘八特英雄牛,

鼓山松涛伴唱,滏水扬波放开喉。

(二)

红色种子领袖播,日军侵华野心露。

四支队筹建八特镇,纪德贵率兵把鬼子揍。

陈赓率部打和村,彭城大捷把国救。

(三)

炉火熊熊风机吼,兵工厂正把枪炮修。

野战医院救伤员,煎药宰牛喂米粥。

洒扫庭院和煤的,帮咱春耕又秋收。

(四)

八路待咱情谊深,争先恐后腾住宿。

父送子来妻送郎,奔赴战场雄赳赳。

赶着毛驴送枪炮,支前队伍似洪流。

(五)

左鼓右行日悠悠。临磁背洺几度秋。

太行松涛来伴唱。滏水扬波放开喉。

英雄名字化金星。英雅精神耀九州。

三、获全国植棉劳模金质奖

孔繁义原籍武安县西部太行山区神南峪村人,解放前,几代人给地主老财扛长工维生,小时候孔凡义曾跟父母。逃过荒要过饭受尽了苦难,他目睹国民党土匪对老百姓的残害,目睹日本鬼子对解放区烧、杀、抢、奸淫妇女,对祖国母亲肆意蹂躏。认定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毛主席领导的八路军才是穷人的武装,从而他从思想永远跟共产党走的立身信仰。

全国解放不久,他忙里偷闲积极响应政府多种棉花支援国家建设、和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号召,他刻苦研究棉花增产技术。

对于农业他不外行,对家乡的每一寸土地他有特殊感情。八特水美地沃,光照充足,很适合棉花农作物的生长。

为了夺取棉花的高产,这个被誉为“农业通”的孔繁义采用温床摧芽法具体操作程序:首先选择向阳的地方挖土后用麦秸泥抹平方坑内壁,长方形的畦下垒一灶火,内用砖砌成四通八达的烟火通道,用庄稼秸杆引火,待畦四壁泥浆干后,将煤炭扔入火膛,畦内小粪(骡、马、驴的粪便)加水起燥,将温度升到合适的温度后,还要每天掀开保温棉被、塑料布,草簾子之类的,看需要的温度需要喷水。

这年风调雨顺,棉花的棵儿拇指粗。加上后期管理也到位,这年棉花得到了大丰收。他种的五亩二分地,每亩产籽棉514.5斤,在全国200个丰产县、合作社、互助社、农场劳模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评为旱地,棉花高产的全国劳动模范。

北八特村民调主任现年75岁的韩守杰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孔凡义获得当之无愧”。记得他在村东种的56亩地,棉花棵长到齐胸高,村民常到他种的棉花地围观欣赏。还有省市的大记者,让老书记站在棉花田里照相,上了人民日报全国劳动模范的殊荣。在八特千年古镇历史上孔繁义一人获得。(则民日报文)

四、这是历史史证不能毁

1966年上半年文化大革命的风暴波及到峰峰,在那个四旧立四新踢开党委闹革命谁造反谁革命的年代里,孔繁义下台了,但他没闲着。在赵王宫侧卧羊坡为石匠们生火做饭、熬米汤、蒸干粮、送水,和没事儿人一样。彰显出他能上能下八大海一般的胸襟。三个月后,夺权人捂乎不了村中之事。老书记又“出山”了,村人奔走相告,欢呼雀跃。老书记又出山啦,老书记又出山啦,从这儿里可显示出孔繁义的群众信赖度。

孔繁义一出山,立即如开党支部会议,他说:毛主席发出“抓革命促生产”的最高指示,是咱村人的主心骨,咱就按部就班各员原,左手抓革命,右手抓促生产,一切社会压力,我孔凡义兜着!次日,村支部在赵王殿(清代古建筑群)如开村民大会,由千村人聆听着他那浓郁的武安方言讲话,他走上舞台道:“升小落,地不冻,套上老牛只管种,夺取明年大丰产除去公粮苗是种,剩下余粮社员分麦的是个好东西,能做模模(馍),拽面儿,蒸花卷啊,炸麻糖儿,如果做成银包金,大人娃娃都喜花(欢)……(笑声鼓掌)

此时。村中的文革风方兴未艾,村庄一造反派小头目,带着一伙儿不明真相的红卫兵闯将,掂着镢头、铁锹、撬棍等工具来到村南白衣大士庙(荀母祠),小头目一马当先,不说分说拿起撬棍去掀神像前的香案。不料,香案刚倒,荀母祠神像下洞中忽然窜出几条大蛇,和数十条小蛇,直扑向造下,反派,吓得这伙人只是嫌爹娘只生了两条腿,四处逃窜。孔繁义闻讯前来先扶好了(荀母祠)内的神像,并祈祷荀母娘保佑村民,随机看了一下香案正面的古碑文,大声说道:“这是历史实证。其能乱来,在场的红卫兵闯将听了连连点头。(此庙乃千古伟人荀子母亲之荀母祠。孔繁义功德无量)。

时间不长,有村民向他汇报:“说有几个造反派要毁村南的卷棚”。明末清初的古建筑不能毁于一旦。孔繁义听后一溜小跑赶到古卷棚下。历声痛斥道:“这是滏口径通往山西的交通要道,是晋商歇脚,拜关老爷的地方,是圈住村中神气、瑞气福气不外跑的古建筑,让外面的邪气、妖气进村,对八特父老乡亲有甚好处,你们都是村民家的孩子,以后学好点儿,不要做对不起老祖宗的事儿”。造反派们一听,均灰溜溜的低着头走了。孔繁义的一席话保护了这座迄今约五百年的文化古建筑。

尾声

孔繁义之1945年之1969年一直担任八特古镇的党支部书记、农会主席、大队长、他在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中为驻扎在村的八路军兵工厂、八路军野战医院、驻地的安全保卫工作。还组织民兵,动员群众。往前线,送武器,救护伤员。捐粮食,支援前线,为八路军平汉战役的胜利。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原籍武安县神南峪村,解放时为八特村做了卓越的贡献。坚信毛主席共产党信仰。热爱老百姓。精通农耕,建国后积极响应国家种棉花的号召,一举夺得旱地亩产棉524斤半,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进而又引导了八特村的三反、五反、四请等运动。1969年后他辞去了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不久病逝,孔繁义是八特村人心中的丰碑……

如今孔繁义的后人,孔卫东、孔为亮、孔卫江善待乡亲,每一年捐出数万元鼎助村民买粮油。发福利,办实事,尊重民间信仰、习俗。孔卫江(三刚)北八特村长九年间先后为村民办了每年发福利,为60岁以上老人手发100—千元不等,为村中学子按等级发补助金,修建了免费澡塘等九件实事,倍受村人点赞……

根据中共党员韩启祥、韩守杰、韩庆平(古文化研究会长)披露1945年秋八特抗日战争胜利后,刘邓大军委派武安兵工厂、第四野战医院、外称(四所),分别驻地八特赵王殿、申家大院、(明清古建筑群)。孔书记、农会主席、大队长他发动依岸域内外民兵为八路军,平汉战役伤病员腾民房、送武器、枪炮、轻重机枪、手步枪送至前线,为确保兵工厂,战地医院,为八路军提供了后勤安全保障。为多渠平安,战役胜利。披肝沥胆,废寝忘食。

荣获全国植棉劳动模范殊荣,亘古迄今,唯孔凡义荣获之后,全程领导了古镇人名的土改、三反、五反、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四清、文革等运动,文革中期下台后又上,担任南八特党支部书记,仍不忘,抓革命促生产。带领群众走致富道路,永跟党走的坚定信仰。(下台三个月在南山坡石料厂,送水、溜干粮,能上能下,可见其胸怀宏大)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hdwhua/2021-07-06/4330.html

邯郸文化网、红色邯郸、八特、孔繁义

邯郸文化网、红色邯郸、八特、孔繁义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邯郸文化网、红色邯郸、八特、孔繁义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品展,一场关于麦子的视觉盛宴
麦田守望--丁融绘画作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县的最后一个抗战老兵也走了
【致敬老兵】王秋堂,涉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
阅古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你可能理解错了
阅古 | “哀莫大于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郸文化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0-3115600   邮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备18017602号-1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字第3269884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